一般滲水井距離建筑物不少于三米,但以不影響鄰居為原則。
一、滲水井怎么挖?
滲水井必須要挖成直上直下的,地面的開口處很小,當然這個小是相對來說的,至少要能過去一個人的身體,要不然我們也無法下面去挖。
越向下越大,等于是個葫蘆狀,目的是為了能夠盛更多的污水。
此外,這個入口處其實還是需要收一下的,比如我們在地面挖出了一個能裝下人的口,但是這個口怎么封呢?所以就需要用磚砌起來,砌的磚其實是個圓形,一層向里收一點,可以是兩公分,也可以是三公分,層層收緊,等到了最上面的地面時,其實已經(jīng)跟顆雞蛋那么大了,這樣上面再直接蓋一層地磚就可以了。
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加的安全,入口處很小,只有雞蛋大小,不會造成什么危險。另外,這個層層圓形向上收,其實也是為了增加承受力,看著是這么一個小點,但其實壓力都分散開了,不會形成坍塌。
這些是滲水井的大概,最重要的部分是里面怎么建,這直接關(guān)系到滲水能力,不能挖個污水井三兩天就滿了,完全不滲,這樣是需要天天抽的,太麻煩了。
二、滲水井里面怎么建?
首先呢,這個滲水井的底部是沒有任何東西的,就是土地面。這個滲水井跟我們廁所的化糞池是不一樣的,化糞池底部是需要用混凝土打起來,因為那個滲不進地面,以后是需要抽的。而這個水則不同,我們挖滲水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水向下滲,所以這個底部不能有任何的東西。假如加磚或者水泥,都會影響水的向下滲透能力,這樣就失去了農(nóng)村污水井的意義。
這里說的底部,然后是四邊。有的人認為既然底部不要磚和混凝土,那么四周也不用,這樣更容易滲透。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滲水主要是指底部,我們主要是讓底部滲水,而不是靠四周,所以這個四周是需要有磚的,要不然那些土質(zhì)不好的地方會形成坍塌,不僅僅是費工那么簡單,如果坍塌時上面正好有人,是會造成生命危險的。
所以,這個四周需要用磚緊貼著土面砌磚,同樣是圓形的,不過這里有個需要注意的點就是可以用砂漿,也可以不用。
用砂漿就是將這些磚一層一層的砌了起來,全靠底部滲水,不指望四周。而不用砂漿則是這些磚全部都干咬著,這些磚的縫隙里也是有滲水能力的,當我們底部滲水不及時,也就是井里存水以后,這些地方也是可以向四周滲的。
但是,就安全性能來說,還是用砂漿砌起來比較安全,干磚就靠磚和磚和咬合能力,畢竟沒有任何的東西對它們造成牽拉。
農(nóng)村小院里的污水井就是下面底子沒有任何東西,四周有磚砌起,越向上越收緊,直到入口處變成雞蛋或者一拳頭大小,上面再蓋外用地磚,至于從室內(nèi)通出來的管子,就要看個人的安排了,這個不再重點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