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樓層高低與噪音大小,坊間有如下的傳言:“聲音是向上走的,所以樓層越高噪音越大!”“我家在3樓,能聽到樓下花園的聊天聲,但是十幾層的鄰居就聽不大,所以樓層越高越安靜。”
到底哪種說法是真的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白:聲音是怎么變小的?
想要聲音聽起來變小,影響因素就兩個:距離和遮擋。
“距離”很好理解,距離越遠,聲音衰減越多,傳到耳朵里面就越小。坐到教室后面聽不清老師講課,就是距離造成的聲音衰減。
“遮擋”,也就是墻的作用。我們聽不到隔壁房間的人說話,就是由于遮擋造成的聲音衰減。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墻可以遮擋噪音,樹木、建筑等都可以幫助遮擋噪音。
對于同一棟樓來講,噪音源到不同樓層的距離一般只相差幾十米。相比之下,遮擋是更有效的降噪方式。
那噪音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呢?
城市中噪音的大小,一般取決于兩個因素:
一是房間周邊噪音源的多少;
二是噪音到房間的衰減程度。
那如何買一個安靜的房子呢?
首先,選擇一個安靜街區的不臨街的房子。周圍樓棟的遮擋會大大降低街道的噪音,這要比考慮哪個樓層要實在得多。
其次,如果是臨街的樓棟,且樓下是嘈雜的市場、商鋪或者商業街,選擇高樓層可以降低聽到商販叫賣聲的概率。
第三,如果一棟高樓周圍都是矮樓,那越高的樓層就會接收越多的噪音源,選擇中低樓層反而會更安靜。
第四,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買一個臨街的房子,買臥室背靠街道而廚房客廳餐廳等房間臨街的戶型。
最后,幾乎所有的樓,如果足夠高,從一層往上,都會經歷噪音由小變大又變小的過程。至于哪一層最吵,跟周圍環境的關系很大。有許多實驗研究這個問題,但由于取樣的問題,結論不是很一致,不過基本符合以下規律:在城市中,如果周圍都是一樣高或者更高的建筑,一般來說10層左右最吵;如果周邊都是矮很多的建筑,那25層左右最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