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镢頭修刮成水波等花紋,正面挖三至五孔窯,側面根據(jù)地形也可挖一至三孔窯,形成一個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樹梢,不見房屋;
2、在平地向下挖,挖成一個凹型的大院子即可;
3、將挖好的窯洞四周墻面鋪貼水泥,做防水,地面鋪瓷磚;
4、添置一些日常用品,如衣柜、椅子、桌子等。
什么是窯洞?
窯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背靠山,面朝開闊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十分適宜居住生活 。一院窯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后窯,有的1進3開,從外面看4孔要各開門戶, 走到里面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有隧道式小門互通頂部呈半圓形,這樣窯洞就會空間增大。
窯洞一般窯壁用石灰涂抹,顯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窯洞內一側有鍋和灶臺,在炕的一頭都連著灶臺,由于灶火的煙道通過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恢車娜鎵ι弦话阗N著一些繪有圖案的紙或拼貼的畫,陜北人將其稱為炕圍子。
炕圍子是一種實用性的裝飾, 它們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與粗糙的墻壁直接接觸摩擦, 還可以保持清潔。為了美化居室, 不少人家在炕圍子上作畫。這就是在陜北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炕圍畫。陜北窯洞的窗戶比較講究,窗戶分天窗、斜窗、炕窗、門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紙裝飾。
它們根據(jù)窗戶的格局, 把窗花布置得美觀而又得體。窗花貼在窗外,從外看顏色鮮艷,內觀則明快舒坦,從而產(chǎn)生一種獨特的光、色、調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陽光可以自由地透進來。
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fā)展前提。同時,氣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jīng)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chuàng)造了發(fā)展和延續(xù)的契機。
以上就是關于新型窯洞建造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xù)關注家核優(yōu)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