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層排水是指衛生間內衛生器具排水管不穿越樓板,排水橫管在本層套內與排水總管連接,一旦發生需要清理疏通的情況,本層套內就能解決問題的一種排水方式,其構造節點設計如圖1所示。
1、施工順序
現澆鋼筋混凝土降板→24h蓄水試驗→水泥砂漿找平層→立管安裝→管道井砌筑→第一道防水層(一般設計涂膜防水,厚度不低于1.5mm)→24h蓄水試驗→排水橫管安裝→填充層→現澆鋼筋網細石混凝土→水泥砂漿找平層→第二道防水層(一般設計涂膜防水,厚度不低于1.5mm)→24h蓄水試驗→裝飾面層→安裝衛生器具。
2、施工要點
1)管道井
當排水管道設置在室內時,均應布置管道井;為避免地面積水滲入管道井內,管道井壁混凝土應至少高出相連房間的樓地面飾面層200mm。
2)管道布置
排水立管一般敷設在衛生間管道井內,在全年不結凍的地區排水管可沿建筑物外墻敷設;排水橫管一般敷設在降板填充層內,有架空層的也可敷設在架空層內。
3)管道安裝
——排水管道穿過管道井或外墻應預埋防水套管;預埋孔洞位置應準確,嚴禁亂鑿洞;管道與套管間隙應使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填密實。
——回填層內敷設管道應有坡度,其坡度應符合現行規范《建筑同層排水系統技術規程》(CECS 247)中3.3的相關要求。
——排水橫管的直線管段大于2m時,應按2m設置一個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應固定在承重結構上,其支承力應大于管道因溫度變化引起的膨脹力。
——排水管連接時,PVC-U塑料管應采用粘結方式,HDPE管應采用熱熔連接方式,鑄鐵管道應采用法蘭壓蓋承插式柔性接口,或不銹鋼卡箍連接;橡膠圈密封不銹鋼螺栓固定時,應確保接口嚴密。
4)水封和地漏
——坐便器自帶水封,浴缸、淋浴盆、洗臉盆、洗衣機排水另配存水彎,或公用存水彎,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
——當采用專用排水匯集器,廢水共用水封時,可不另設存水彎。
5)二次排水
降板層內應設置二次排水地漏,地漏表面應帶有排水篦子,用于防止施工過程中水泥、陶粒等污物進入二次排水系統管道。降板層管道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降板層管道布置
6)防水施工
——同層排水衛生間防水系統應設置兩道防水,第一道設置在結構層上面,第二道設置在回填層上部,第一層防水與第二道防水搭接不小于150mm(圖3)。
圖3 防水層雙層設置
——基層要求:基層應平整、堅實、干凈、無浮灰和油污,陰陽角應進行加強處理,基層起砂、開裂、破損等缺陷部位剔鑿打磨后,用防水修補料進行處理;水性防水涂料(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施工時,基層應潤濕,但無明水;油性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時,基層應干燥,含水率不應大于9%,當含水率較高或環境濕度大于85%時,應加強通風除濕。
——防水附加層:穿墻管、下水管、墻面陰角及地漏部位做附加防水處理,防水涂料內嵌300mm寬耐堿玻纖布,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圖4為陰角部位防水加強做法。
圖4 陰角防水構造做法
——整體防水層涂刷:①按照產品配比要求,使用機械攪拌裝置攪拌均勻后涂布;②前一遍涂料實干后再涂刷下一遍,前后兩遍方向相互垂直;③涂膜涂覆均勻,不能有局部沉淀、針孔、裂紋、鼓泡、分層等現象;④防水層高度:衛生間、浴室和設有配水點的封閉陽臺等墻面防水層高度應距樓地面面層1.2m;衛生間有非封閉式洗浴設施時,花灑所在及其鄰近墻面防水層高度應距樓地面面層1.8m;其他部位0.3m;當衛生間采用輕質隔墻時,應做全墻面防水;⑤防水層厚度:地面防水層總厚度不小于1.5mm,墻面不小于1.2mm;⑥養護時間按照產品說明。圖5為排水管支管防水構造做法,圖6為同層排水穿墻管道防水構造做法。
圖5 排水管支管防水構造做法
圖6 同層排水穿墻管道防水構造做法
——敷設同層排水系統時嚴禁破壞防水層。
7)回填施工
——為保證回填質量,建議采用商拌輕質混凝土進行回填。輕質混凝強度按設計要求,且配合比經過實驗室確定。
——若采用陶粒混凝土回填,應注意以下幾點:①陶粒混凝土墊層厚度不應小于60mm,強度不應低于C10;②陶粒進場后要過兩遍篩(篩孔為30mm、5mm),使5mm粒徑含量不大于5%;③陶粒需進行悶水(如不進行悶水預濕,混凝土中的水化用水會大量流失,大幅降低混凝土強度);④攪拌前抽測陶粒含水率,調整配合比用水量;⑤采用振動棒保證振搗充分;⑥陶粒極易在外力作用下上浮,在抹面時應盡量減少對其影響。
——回填層嚴禁使用建筑垃圾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