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性能相對比較好的是鋼結構。現有的建筑結構形式主要有鋼結構、鋼混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鋼混)框架結構、磚混結構等。其實,無論哪一種結構只要設計合理、高度與結構形式相匹配,就都應該是抗震的。
什么樣的房子抗震性能好?
1、鋼結構
鋼結構的房子不但建設速度快、相比于其他建筑材料抗震性能最好,也最結實,它柔性好,能吸附地震力量,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框剪結構
框架加剪力墻結構的房子,比鋼結構的建筑抗震性能較差,如果是純剪力墻結構的房子,抗震性要稍好一些。
3、磚混結構
多層磚混結構的房子抗震性最差,如果底層是框架結構,上面是磚混結構,那樣頭重腳輕,發生地震后最容易坍塌。
如何知道自己房屋的抗震系數?
一般來說,抗震系數的提法都不太規范。結構設計中主要考慮抗震等級,抗震等級的確定與建筑物的類別相關,不同的建筑物類別在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的抗震烈度與建筑場地類別有關,也就是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烈度與抗震計算時的設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建筑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的規定),一般住宅與寫字樓為丙類建筑。
而這些在合同中一般不會體現具體的計算系數的,設計實施之前都是要由相關部門審核批準并備案的。因此具體工作過程可向當地的建委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