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瓷磚表面的蠟層未去除
在拋光磚出廠之前,廠家一般會進行打蠟將磚面的小氣孔填上,達到讓瓷磚“更亮更干凈”的效果。而在運輸和鋪貼的過程中,磚面的蠟層會有損壞或刮痕,使瓷磚看起來暗淡無光。
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可以先除蠟再重新打蠟,讓瓷磚重現光澤。
2、清潔劑選擇不當腐蝕地磚
清潔劑有酸堿之分,不同的瓷磚和污漬適用的清潔劑有所不同,如果濫用、亂用清潔劑,就會破壞磚面。使用濃度太強的清潔劑會腐蝕瓷磚光亮層,導致瓷磚表面有有尖銳凹坑,手感粗糙沒光澤,還特別容易臟。
3、釉料發生變化
如果把磚擦拭干凈后,從不同角度看時,磚面光澤度還很高,那么瓷磚霧蒙蒙的原因可能是胚體的釉料發生了一些化學變化,從而產生了“白霧”。這種情況一般沒辦法改善,只能換磚了。
4、清潔方式不當
瓷磚進行清潔時要注意不能破壞釉面,用軟毛刷輕輕刷洗。用美工刀、鐵絲球等銳利的工具時,要注意力度,防止劃傷瓷磚表面釉質。
如果瓷磚表面蠟層未去除,使用清潔劑不當也可能導致清潔劑與蠟層發生反應,變成白膜。
5、污漬重新滲入瓷磚
清潔完瓷磚后一定要立即擦干,不要讓水漬殘留在磚面,否則污漬重新滲入瓷磚,瓷磚就容易失去清新亮麗。填縫劑填涂后沒有做好擦拭工作,在瓷磚表面殘留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