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制平臺上,拔步床的內部,可以放床頭的柜子,支上帳子,兩層幔帳放下來;滴水床是土家族的,上面好像屋檐的滴水,闊大無比。
什么是拔步床?
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制平臺上,平臺長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臺四角立柱鑲以木制圍欄。還有的在兩邊安上窗戶,使床前形成一個小廊子,廊子兩側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雜物。拔步床雖在室內使用,卻很像一幢獨立的小屋子。
拔步床又稱為八步床或者踏步床,之所以稱之為八步床,是因為這種床具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從床前走到床頭要走八步才能到,雖然這種說法具有一定的夸張性,但是拔步床確實是我國歷史上體積最大的床具。為什么又稱之為踏步床,是因為這種床的前面有一個專門踩踏的地方,還有一個像長凳子一樣的臺面,所以才會被稱為踏步床。在古代,拔步床是達官貴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能夠用得起拔步床的人家,肯定是非富即貴的。
什么是滴水床?
土家族的家具,又稱“牙床”。湖南湘西土家族用的一種架子床。地人謂滴水床。滴水床并不滴水,之所以叫滴水床是因為這種床有著象屋檐樣的床檐,屋檐乃滴水之需也,因而得名。
仿土家民居屋檐排水的層進結構、層層疊疊、一般三進,最多七進,整座床精雕細刻內容豐富,主要表現“八仙過海”、“金瓜垂吊”、“五谷豐登”、“龍鳳吉祥”、“松鶴延年”、“民間故事”等,由于做工精細,往往需幾年工夫才能做成,故又名千工床。按鄂西習俗,床的尺碼,均不得用整數,必須加半寸,俗話說,“床不離半,屋不離八”,“半”由“伴”的偕音而來,“八”由“要得發,不離八”而來,一般木工都懂得這個規矩,要是不按這個規矩,東主忌諱不說,還得返工重做。此一習俗,如今仍在沿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