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空氣濕度低于40%時,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空氣的濕度。比較常見的方式就是開加濕器。當然也可以在房間種植一些植物增加空氣濕度。
當室內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灰塵、細菌等容易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咳嗽,同時容易誘發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流感病毒在干燥的環境中繁殖速度加快,還會引發過敏性皮炎、皮膚瘙癢等癥狀。 濕度過小時,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喪失,人感覺口干舌燥,甚至出現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和鼻出血,并誘發感冒。
室內濕度40需要加濕器嗎?
不需要加濕器,因為人體以居住在濕度達到40~50的環境為宜,濕度過高可能會出現胸口悶,鼻子出血,聲音嘶啞,喉嚨腫痛,以及引發關節炎的現象。但在濕度小于20的情況下,是可以使用加濕器的。
如何增加房間空氣濕度?
在暖氣上搭塊濕毛巾,暖氣散熱時帶有水分也能增加空氣濕度。有條件的話可以在暖氣上放個水槽,效果會更好。在散熱器下方放一盆水,也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的。還有洗完熱水澡后,浴室的水氣濃重,這時候打開浴室門,房間濕度會瞬間增加。養綠色植物也能督促居室保持適當濕度,尤其是蕨類植物,以及經常用水噴撒葉面這些養護的動作都有利于提高房間內的空氣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