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戶型的日照采光影響因素較多,包括樓間距、層高、朝向以及戶型等,那么如何根據這些因素挑選到日照采光都不錯的房源?
一、樓間距
樓間距是指兩相鄰樓的外墻面距離,通常情況下泛指同一個小區兩棟相鄰的樓與樓之間的距離,有前后距離和左右距離之分。
樓間距最直接的影響是表現在戶型的采光上,當然還會關系到通風、隱私、防噪等多個方面,總之,樓間距的寬闊程度基本和日照采光是成正比的。
但對于開發商來說,盡可能多的新建樓棟,增加可售房源,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所以樓間距越不理想,開發商就越會含糊其辭。
按照《昆明市城鄉規劃技術管理規定》(2016版)的要求,兩棟設窗戶的住宅樓棟立面之間,高度小于12米的低層住宅最小樓間距為10米,高度大于12米小于18米的多層住宅最小樓間距為12米,高度大于18米的高層住宅最小樓間距為20米。
也就是說,昆明高層樓間距達到20米就算合格,門檻并不高,但實際居住起來,舒適度欠佳,尤其是30層以上的高層、超高層建筑,低樓層住戶在冬天基本“難見天日”,在不考慮價格的前提下,樓間距當然越大越好。
二、層高
層高可以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是建筑總層高,這和樓間距其實是一個本質,層高越低,更容易保證充足的采光,建筑越高,需要的樓棟間距就越大。另外一種是單層層高,層高過低除了感覺壓抑,也會影響采光和通風,采光、通風不好,就不能很好的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從而達不到想要的舒適程度。
《住宅設計規范》建議普通住宅層高2.8米以上為宜,昆明在售住宅樓盤大多也在2.9米以上,部分高端項目,比如大平層甚至能達到3.6米。
這和樓間距也一樣,單層高越高,占有的空間越大,價格自然越高,普通的剛需置業需要兼顧價格,層高在2.9米以上就能保證比較舒適的居住體驗了。
三、朝向
在北半球,坐北朝南是公認的完美朝向,純北向采光最差,就不必再贅述。除了南北朝向的戶型,其次是南向房(含西南向房和東南向房)比較受認可,早上斜射,中午直射,下午斜射,能保證白天大部分時間都能有較好的采光。
東向和西向是比較有爭議的朝向,部分年輕人認為,東向房可以早上曬太陽,但其實由于早上日溫低,3個小時的日照并不能讓房屋暖和,下午的太陽又曬不到,尤其是冬天,房間一整天都沒辦法暖和起來。且東向房通風較差,房屋空氣流動少,比較憋悶。
而西向房在其他城市可能還由于夏天太曬太熱有所顧慮,但其實是比較適合昆明的。
昆明高溫天氣不多,反而隨著樓盤密度的增加及樓間距的縮水,不少高層住宅曬太陽都成為奢望。在買房時要多考慮是否被遮擋,是否能否曬到太陽,而不是擔心“爆曬”。綜合來看,戶型朝向的選擇:南北向>西南向>東南向>南向>西北向>東北向>西向>東向>北向。
四、戶型設計
戶型設計對采光的影響雖然不如樓間距、朝向大,但也不容忽視。首先要求戶型要有良好的進深開間比,即方正的戶型,通常房間方正時開間與進深的比例趨于合理,一般的開間與進深的比例介于1:1.5左右較好,這個比例也接近幾何圖形的黃金分割比0.618。
其次戶型最好有兩面或三面可以采光和通風,三面采光自然是最理想的,雙面采光的話相對兩面采光通風最佳(如南北、東西),其次是相鄰兩面采光(如東和南、南和西、西和北等),只有一面采光通風效果最差。戶型是最為直觀的,通過戶型圖就可以很好的辨別采光情況。
除了通過以上特征區分樓盤的日照采光,也可以在每個城市的規劃局網站公示的樓盤報規信息中,查詢到各樓棟的采陽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