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嚴格限制250米以上建筑。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因特殊情況確需建設的,應進行消防、抗震、節能等專項論證和嚴格審查,審查通過的還需上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復核,未通過論證、審查或復核的不得建設。要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確需建設的,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消防等專題論證進行建筑方案審查,并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
法律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 (二)超高層地標建筑。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因特殊情況確需建設的,應進行消防、抗震、節能等專項論證和嚴格審查,審查通過的還需上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復核,未通過論證、審查或復核的不得建設。要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確需建設的,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消防等專題論證進行建筑方案審查,并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
為什么新建超高層不能超過500米?
摩天大樓看起來“挺拔壯觀”,但超高層建筑背后的“代價”卻不容忽視:超高層建筑可能會損害城市傳統風貌,放眼望去整個城市成了“混凝土森林”;平面使用率降低、加大耗能、導致交通擁堵,產生光污染和熱島效應,不利風環境乃至使地面沉降;超高層建筑材料與設施要求高,抗震技術復雜,從而提高工程造價和運維成本;一旦發生火災或者事故,超高層部分無法從外部撲救,救援就會非常困難。
“限高”的一個重要考慮是消防安全。鄭實以消防救援為例介紹,世界上消防車最高作業高度是101米,但作業場地面積和承載要求都很高。而在滅火救援中,消防車實際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撲救高度一般是50米以下,超高層建筑主要靠完善建筑自身的消防設施進行自救、保障安全。對于建筑高度25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而言,逃生疏散時間太長,消防設施技術復雜,管理運維要求極高,安全風險變大,所以需要進行特殊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