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管是讓溶液從下面的口子里面漏下來,可是有的滴定管是壞的,會從其他地方漏下來,比如說酸管會從旋塞處露出來,堿管有時候橡膠管會老化破掉,溶液也會漏出來,所以要檢漏。
一般來說做實驗之前都會對漏的管子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說可以在酸管的旋塞處涂凡士林或者硅油,來起到密封的效果,堿管如果皮管壞了就換一段皮管。
1、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洗滌。通常滴定管可用自來水或管刷蘸洗滌劑(不能用去污粉)洗刷,而后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去離子水潤洗3次。有油污的滴定管要用鉻酸洗液洗滌。
2)給旋塞涂凡士林(起密封和潤滑的作用)。將管中的水倒掉,平放在臺上,把旋塞取出,用濾紙將旋塞和塞槽內的水吸干。用手指蘸少許凡士林,在旋塞芯兩頭薄薄地涂上一層(導管處不涂凡士林),然后把旋塞插入塞槽內,旋轉幾次,使油膜在旋塞內均勻透明,且旋塞轉動靈活。
3)試漏。將旋塞關閉,滴定管里注滿水,把它固定在滴定管架上,放置10分鐘,觀察滴定管口及旋塞兩端是否有水滲出,旋塞不滲水才可使用。
4)滴定管內裝入標準溶液后要檢查尖嘴內是否有氣泡。如有氣泡,將影響溶液體積的準確測量。排除氣泡的方法是:用右手拿住滴定管無刻度部分使其傾斜約30°角,左手迅速打開旋塞,使溶液快速沖出,將氣泡帶走。
5) 裝標準溶液。應先用標準液(5-6ml)潤洗滴定管3次,洗去管內壁的水膜,以確保標準溶液濃度不變。方法是兩手平端滴定管同時慢慢轉動使標準溶液接觸整個內壁,并使溶液從滴定管下端流出。裝液時要將標準溶液搖勻,然后不借助任何器皿直接注入滴定管內。
6) 進行滴定操作時,應將滴定管夾在滴定管架上。左手控制旋塞,大拇指在管前,食指和中指在后,三指輕拿旋塞柄,手指略微彎曲,向內扣住旋塞,避免產生使旋塞拉出的力。向里旋轉旋塞使溶液滴出。滴定管應插入錐形瓶口1-2cm,右手持瓶,使瓶內溶液順時針不斷旋轉。掌握好滴定速度(連續滴加,逐滴滴加,半滴滴加),終點前用洗瓶沖洗瓶壁,再繼續滴定至終點。
7) 滴定管使用完后,應洗凈打開旋塞倒置于滴定管架上。
2、堿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試漏。給堿式滴定管裝滿水后夾在滴定管架上靜置5分鐘。若有漏水應更換橡皮管或管內玻璃珠,直至不漏水且能靈活控制液滴為止。
2) 滴定管內裝入標準溶液后,要將尖嘴內的氣泡排出。方法是:把橡皮管向上彎曲,出口上斜,擠捏玻璃珠,使溶液從尖嘴快速噴出,氣泡即可隨之排掉。
3)進行滴定操作時,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珠中部靠上部位的橡皮管外側,向手心方向捏擠橡皮管,使其與玻璃珠之間形成一條縫隙,溶液即可流出。
其他操作同酸式滴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