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床榻分為四類:架子床、拔步床、羅漢床(榻)、貴妃榻。
1.架子床
因床頂有架,故名架子床。也叫棚架床。
這種床一般四根立柱,兩端和背面有圍欄,也有的在正面床沿上多安兩根立柱,兩邊各裝方形欄板一塊,正中是上床的門戶。
裝飾上,多以歷史故事、民間傳說、花馬山水等為題材,含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2.拔步床
拔步床,或稱“八步床”、“踏步床”,是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大型床。
從外形看,就像把架子床放在一個封閉式的木制平臺上。平臺前沿,長出床的前沿二三尺。
平臺四角立柱,鑲以木制圍欄。還有的在兩邊安上窗戶,使床前形成一個回廊,回廊中間置一腳踏,兩側可以放置小桌凳、燈盞等。
拔步床雖在室內使用,卻很像一幢獨立的小屋子,就像古代建筑一樣,拔步床的工藝通常都采用木質髹漆彩繪,因而顯得金碧輝煌。
3.羅漢床(榻)
羅漢床的名稱由來,說法不一。有一種是說,羅漢床是廟里方丈、住持的用具,他們白天在上面打坐,晚上直接在上面睡。而一般的和尚睡大炕、通鋪。大和尚稱之為“羅漢”,故名。
羅漢床可坐可臥,左右和后面裝有圍欄,但不帶床架。形制有大有小,通常把較大的叫“羅漢床”,較小的叫“榻”。
這種床在明代比較常見,一般都陳設在王宮貴族的廳堂中,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4.貴妃榻
又稱“美人榻”,古時專供女性憩息,是榻中極為秀美的一種,用料講究、雍容華貴。
貴妃榻其實就是斜椅或躺椅,大部分只有一邊有扶手,且扶手同時又須具有枕頭的作用。
貴妃榻曲線優美玲瓏,沙發靠背彎曲,靠背和扶手渾然一體,可以用靠墊坐著,也可把腳放上斜躺,與女人的身體線條配合得天衣無縫,所以也稱“美人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