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為C15或C20混凝土。如果是地下室底板防水層的保護層,因要扎鋼筋和澆搗混凝土,所以采用50cm厚C20細石混凝土;如果是地下室頂板保護層,一般50至70cm厚C20細石混凝土或更厚;如果在不活動的屋面上,可以用C15或砂漿保護層都可以。注意,防水保護層采用C20或C15細石混凝土,一定要留置試塊。
防水保護層一般多厚?
一般而言,墻面防水保護層的厚度在10-15mm之間最合適。還應注意的是墻面的防水層總厚度不應低于20mm。
首先用防水劑與水泥攪拌成防水素灰漿涂刷一至兩遍,總厚度為2mm;20分鐘防水素灰漿表干后,用防水劑與水泥、砂子攪拌成防水砂漿分兩次抹在基面,第一次厚度為8mm,待凝固后,再抹第二次10mm。24小時防水砂漿層凝固后,灑水養護。
相對墻面而言,地面更容易受到后續施工的影響,且入住之后,可能受水侵蝕的頻率更高,因此地面的防水保護層應比墻面多增加5mm,保持在15mm-20mm為宜,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減,但不應低于15mm。施工工序同墻面,防水砂漿只抹一次18mm厚度即可,應抹平、壓實。24小時防水砂漿層凝固后,灑水養護。
一般樓頂防水層都是采用與材料相容的厚度1.5cm至2cm的水泥砂漿保護層,樓頂防水材料選用砂面的SBS防水卷材,可以跟防水層粘接的特別牢靠,也可以使用3cm-5cm的細石混凝土來做防水保護層,防水層強度達到一定要求之后才可以上人,一般是強度達到1.2MPa。防水保護層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由于物理力量導致的防水層破損。
防水保護層的做法是什么?
1、塊料面層保護層
塊料面層分地面磚和混凝土預制板保護層,可采用水泥砂漿鋪貼。鋪砌必須平整,并滿足排水要求,塊料先浸水濕潤并陰干。擺鋪后立即擠壓密實、平整,使之結合牢固,塊料之間應做勾縫處理。
2、水泥砂漿保護層
水泥砂漿保護層與防水層之間應設置隔離層。保護層用的水泥砂漿配合比一般為1:(2.5-3)(體積比)。保護層施工前,應根據結構情況用木模設置縱橫分格縫。鋪設水泥砂漿時應隨鋪隨拍實,并用刮尺刮平。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立面水泥砂漿保護層施工時,為使砂漿與防水層粘結牢固,可事先在防水層表面進行處理,再做保護層。
3、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施工前應在防水層上鋪設隔離層,并按設計要求支設好分格縫木模。設計無要求時,每格面積不大于36m2,分格縫寬度為20mm。一個分格內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不留施工縫。振搗宜采用鐵輥滾壓或人工拍實,以免防水層被破壞。拍實后隨即用刮尺按排水坡度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提漿抹平,初凝后及時取出分格縫木模,終凝前用鐵抹子壓光。細石混凝土保護層澆筑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天養護期滿即將分格縫清理干凈,待干燥后嵌填密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