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頻率能跑多高是由電腦的整體配置決定的,因為CPU和主板會限制內存的頻率,如果CPU和主板不支持這樣的高頻率,內存頻率再高,就只能在低頻率下運行,甚至可能出現不兼容。
內存條的讀寫頻率需要配合主板和CPU的前端總線頻率,如果CPU的前端總線能夠達到3.6G赫茲,那么我們的內存條最好也要跟上3.6G赫茲,這樣就不會有頻率上的損失,如果你的CPU和主板的前端總線達到3.6G赫茲以后,內存條只有2G赫茲,那么CPU和主板就會降頻運行。
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盡量提高內存容量,而不是選擇高頻率的內存。
內存的標稱頻率是什么?
內存的包裝盒上通常會標有內存的頻率,這個頻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標稱頻率。
標稱頻率,代表這個內存最高可以穩定工作在什么樣的頻率下。這句話要注意兩個詞,一個是最高,一個是穩定。
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內存所能運行到的頻率上限。換句話說,這個頻率是一定可以保證內存正常運行的。但如果超過這個頻率,則有可能受影響。
舉個例子,你買了一臺拖拉機,經銷商告訴你它在田里最快可以跑到30km/h,那么平常你跑在10或者20km/h都可以,但是你要是跑到30km/h以上,發動機就會過載,并不是說沒法跑,只是安全性會大幅降低。
高頻內存有必要買嗎?
先上結論吧,當然有必要。
高頻內存所帶來的性能提升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我們用軟件測試一下,就可以明顯對比出差距來。
不過電腦作為一個協同工作的主體,在木桶原理下,內存GB/s的速度硬是讓硬盤MB/s的速度拖累了一把。
所以在日常使用中,高冷內存可能無法讓你直觀體驗到那種酣暢淋漓的提升感。但是,在游戲的穩定性和流暢度上,高頻內存還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畢竟誰也不想在玩吃雞的時候突然卡頓一下,結果讓人一槍給崩了吧。
買高頻內存,需要注意什么?
內存頻率能夠運行到多高,由電腦的整體配置來決定,因為CPU與主板會制約內存的頻率。
如果CPU和主板不支持那么高的頻率,內存頻率再高,它也只能運行在低頻率下,甚至可能出現不兼容的情況
舉個例子,你買一套HOFⅡ DDR4-4000內存,而你的CPU是i3-9100(默認內存頻率2400),主板是B360(最高支持內存頻率2666)。這時候HOFⅡ 就只能運行在2666MHz下。
所以大家在選購內存前,務必確認好自己的平臺所支持的最高頻率是多少。
平臺支持高頻,為什么內存以低頻運行?
將內存插入新平臺中,它會以2133MHz或者2400MHz的初始頻率運行。如果用戶要高頻使用,需要自行進入主板BIOS中開啟自動超頻功能。
Intel平臺的自動超頻叫XMP,而AMD平臺的則叫AMP。兩者命名不同,但功能一樣。開啟該功能后,內存便能以內存的標稱頻率運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