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社交新零售模式就是借助社交工具,利用用戶之間的信任關系,形成一個流量閉環(huán),從而促成交易。
社交電商“社交”二字在前,顧名思義,是以社交為內核的。但社交新零售說到底是一種零售方式,最終的結果不僅在社交,還有實實在在的“賣貨”。社交新零售,是基于人們之間的信任的。在人與人連接上產生的一種零售方式。一個廣告和一個好友的推薦相比,人們往往更容易被后者所打動。
社交新零售的優(yōu)勢:
1、模式創(chuàng)新
社交新零售中最難構建的就是信任問題,第二個就是服務能力問題。只跟品牌或品牌指定的代理商合作簽約,確保所有合作商品的正品、低價;通過嚴格把關品牌商品來源,來解決社交電商里最難構建的用戶信任。
2、定位精準
在三四五線城市里,因為歷史原因零售業(yè)滲透力不夠,造成這一市場中大量中高端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一方面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信息流通便捷,三四五線城市沉淀大量鐘情知名品牌商品的腰部人群;另一方面,市場的不確定性常常導致品牌商會產生大量庫存,依靠精準定位快速在微信上快速成長。
3、建立壁壘
巨頭間生鮮新零售之戰(zhàn)陷入膠著,除了概念創(chuàng)新并沒有和潛在的競爭對手形成足夠的差異化。另一個原因在于這些新零售們相互之間未形成壁壘,入局者越多競爭越激烈,生存環(huán)境也就越差。
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商業(yè)模式建設,重構品牌與消費者的關系,從供需關系轉變?yōu)樯缛夯P系,社交賦能新零售模式獲得模式競爭優(yōu)勢。結合企業(yè)業(yè)務架構進行全渠道化升級,實現(xiàn)線上線下渠道場景化、用戶數(shù)字化、營銷智能化的社交新零售模式。社群經(jīng)濟打造,圍繞品牌用戶進行社群經(jīng)濟體系建設,深度運營用戶社群,將用戶轉化為品牌資產,實現(xiàn)零售效率提升。
社交新零售和傳統(tǒng)微商的區(qū)別:
1、銷售結果不同
傳統(tǒng)微商因為商品形式單一,很多都是購買一次之后不會再有第二次的成交率,產品復購率低;電商平臺因為商品多樣化,能夠滿足很多客戶的不同需求,所以可持續(xù)發(fā)展性比較高,而且復購率比傳統(tǒng)微商高的多,粉絲和用戶轉化率高。
2、產品模式不同
微商一般都是針對耽擱品牌或產品為主,通過多級分銷的模式完成上級對下級的銷售,主要是把同一款商品賣給更多的人;電商平臺注重打造商品綜合供應鏈,產品涵蓋范圍廣泛,平臺關注商品質量和豐富度,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實現(xiàn)一個人同時購買很多種商品的模式。
3、操作模式不同
傳統(tǒng)微商的銷售模式是通過上級向下級壓貨,每一級囤貨然后向下一級銷售;而社交新零售則是由電商平臺承擔庫存、倉儲、物流和售后的相關服務,分銷員只需要推薦分享商品信息鏈接就可以獲得一定的傭金分成。
4、思維模式不同
傳統(tǒng)微商注重賣貨思維,通過不同的渠道招聘代理下線,然后向下線銷售商品壓貨,只是下級繼續(xù)招聘下級不斷擴展下線銷貨;新零售注重以用戶為中心,加強用戶的互動,重視用戶體驗和評價,通過服務完善用戶的復購。
5、獎勵方式不同
微商一般通過資金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主要是分銷商之間的獎勵很好能夠涉及到最終用戶,微商獎勵制度主要是為了讓分銷商更好的出貨;社交電商平臺注重的是所有人的獎勵,通過線上下下會對會員進行專業(yè)的培訓,通過不斷的互動提高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以此來提高購買商品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