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在吸水過程中進水管路到葉輪外端面處于低壓狀態,由于吸入高度過大和液體溫度較高,使吸入口壓強小于或等于液體飽和蒸汽壓則液體會在泵進口處汽化,產生無數氣泡進入高壓區。由于壓力的作用下氣泡受壓破裂而重新凝結。在凝結的一瞬間爆破,互相撞擊產生了很高的局部壓力,這些氣泡在金屬表面附近破裂而凝結則液體質點就象無數小彈頭一樣連續擊打在金屬表面在壓力很大、頻率很高的連續打擊下使金屬表面產生裂紋甚至局部產生剝落現象這就是機械剝蝕作用。在所產生的氣泡中還有化學腐蝕作用在氣泡中的氧等活潑氣體在借助氣泡凝結時所放出的熱量對金屬起化學腐蝕。金屬在氣泡的機械剝蝕和化學腐蝕的共同作用下加快了離心泵損壞速度發生汽蝕的部位很快就被破壞成蜂窩或海綿狀使泵的性能下降壽命縮短直至無法工作。
什么是“氣蝕現象”?
當離心泵殼內存有空氣,因空氣的密度比液體的密度小得多而產生較小的離心力。從而,貯槽液面上方與泵吸入口處之壓力差不足以將貯槽內液體壓入泵內,即離心泵無自吸能力,使離心泵不能輸送液體,此種現象稱為“氣蝕現象”。
離心泵汽蝕解決方法
1.改善離心泵上水條件,保證泵吸入口供水充足,減少汽蝕現象發生。
2.離心泵控制排量,使泵在佳工況區內運行。
3.清理過濾器,加大吸入口管線直徑,減少彎頭,減小阻力。
4.減少開泵臺數或增大供水管線。
5.改進葉輪、導翼材質,選用不銹鋼離心泵。
6.檢查離心泵設計圖紙與配件是否符合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