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規定,吸水率≤0.5%的稱為瓷質磚(平均值不大于0.5%,單個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為陶質磚(陶質磚的吸水率平均值為e>10%、單個值不小于9%,當平均值e>20%時,生產廠家應說明)。其他型號的瓷磚,它的吸水率應控制在6%~10%之間。消費者在檢驗的時候,可以通過再瓷磚表面倒水,來觀察它的吸水率。
怎么看瓷磚的吸水率?
首先把瓷磚反過來平放在地面,然后在瓷磚背面倒少量水,放置3-5分鐘,觀察水分在瓷磚上的擴散程度,滲水越慢,或者越不容易滲水,說明吸水率越低。
雖然瓷磚吸水率高會影響瓷磚本身的質量和性能,但并不意味著瓷磚吸水率越低越好。對不同種類的瓷磚,國家通用標準也規定了吸水率的范圍,只要是滿足:3%≥地磚吸水率≥0.5%,12%≥墻磚吸水率≥3%,就都屬于合格的范圍。
哪些瓷磚需要泡水?
瓷磚是否要泡水要根據瓷磚的吸水率決定,若吸水率在0.5%以下的瓷質瓷磚,可以直接鋪貼,不用泡水,而廚衛釉面墻磚及地磚的吸水率比較大,在10%以上,鋪貼時一定要提前泡水。
如何給瓷磚泡水?
1、準備一個大盆,將瓷磚直接浸入水中,是整個瓷磚都要浸泡到水。有的非法施工隊,只是把磚摞起來然后用水管向上面淋水,造成泡水的假象,但是這樣做并不可以讓瓷磚處于飽和狀態,鋪貼后很有可能出現脫落、空鼓等問題。
2、瓷磚就一定要全部浸入水中,一般施工方會準備一個大盆。不過也有一些不負責任的施工隊,將瓷磚摞起來用水管向上面淋水,這樣只能將瓷磚浸濕,并不能讓瓷磚充分“喝飽”,鋪貼后很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
哪些空間對吸水率要求更高?
衛生間、淋浴間、廚房、陽臺等濕度大、易臟污、需要經常清洗的空間,一般建議選擇吸水率相對較低的瓷磚。
衛生間長時間處于潮濕狀態,容易殘留水漬,如果瓷磚吸水率過高,容易出現變色、霉點、空鼓等情況。廚房由于受到油煙侵擾,墻磚要抗油污、耐擦洗,同樣要考慮吸水率低的瓷磚。
購買時可以查看瓷磚外包裝上的相關說明,了解產品吸水率。也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吸水率測試:將水滴于陶瓷磚的背面,觀察水的擴散情況,擴散較快的磚吸水率較大,反之吸水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