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砂漿墻面起泡:一般是砂漿面過于粗糙,刮膩子時空氣無法有效排出,頂起膩子膏體,形成氣泡。
2、基面氣眼起泡:批刮膩子的基面是現澆板的水泥面,表面有脫模后留下的密集氣眼。在這樣的基面上批刮時,氣眼被膩子膏體密封,氣眼里的空氣被壓縮,膩子膏體受到氣眼里被密封壓縮的空氣的反彈頂起,就形成了氣泡。
3、膩子起泡:在第一道膩子施工時就沒有消除氣泡,刮第二道膩子時,在一個氣眼上繼續產生了一個新的氣泡。底層膩子配方不合適,成型后表面有針眼,針眼上刮罩面膩子很容易就會起泡。
墻面起泡什么原因?
1、基材問題
基材問題主要集中在基材水分太高。一是基材本身質量問題“自帶”的含水率過高,導致使用過程漆面受潮而起泡,這種情況最好更換基材。二是施工失誤所導致的基材水分過高,這種情況常發生在水泥層或膩子層還未干透,就直接上漆面,致使基材內的水分無法在上漆前蒸發干凈。漆面涂刷完畢后基材內的水分依然要蒸發出,自然會導致墻面起泡現象了。
2、干燥速度
墻面干燥速度不一也容易引起墻面起泡現象,這種情況常發生在炎熱天氣。漆面或膩子層涂刷過厚,外界環境溫度又比較高,就會導致表面干燥得非常快,而內層卻還是濕潤狀態,最后造成起泡現象。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采用多次薄涂的方式,每一層干透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
3、環境濕度
環境濕度過高會直接影響到墻面的干燥速度,即使過了一天或兩天,墻面依然未達到標準的干燥程度就進行下一步施工,最后定然會出現墻面起泡。遇到這種情況,需要適當延長干燥時間,并且盡量保持室內濕度在適宜范圍,并且下雨天避免開窗施工。
墻漆起泡處理妙招
對于墻面局部性起泡,首先要用工具將起泡區域鏟除,然后將邊緣打磨至光滑,最后重新刷底漆、刮膩子、涂刷面漆。對于墻面大面積起泡,得先判斷起泡現象是膩子層還是漆面層施工失誤所引起。如果是前者則需將膩子層全部鏟除打磨干凈,待墻面干透再重新施工。而若是漆面問題,則可以只鏟除漆面層,再根據情況進行重新涂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