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級以上。按照國家標準,高層住宅建筑的地震烈度指標要達到7度,也就是說能承受的烈度要在7度,因地震度數與地震級別不同,國家都會將地震烈度劃分6至9級。地震度數越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級就越高。若轉換為地震級別,通常來說建筑物要達到6級以上,但是從汶川地震以后,全國防震指數已上了8級以上。
建筑工程的四類抗震設防
1.特殊設防類(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等特別重大災害后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筑。
2.重點設防類(乙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與生命有關的建筑物,以及地震中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的后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筑。
3.標準設防類(丙類):指大量的除特殊設防類、重點設防類和適度設防類以外標準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筑。
4.適度設防類(丁類):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磚混結構的抗震等級有哪些?
1.磚混結構的抗震措施,是根據抗震設防烈度、房屋層數、高度等“直接”采用,不以“抗震等級”劃分。
2.而抗震措施為“除地震作用計算和抗力計算以外的抗震設計內容,包括抗震構造措施。”所以磚混結構是沒有抗震等級的,但是有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必須滿足。說白了就只是有一定的抗裂能力,但不是抗震。
3.對于不同的結構,抗震設防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說的抗震等級,是高層及多層鋼筋砼結構才有,磚混結構是沒有的。
4.磚混結構,就按照抗震規范的要求設置好構造柱、圈梁等構造措施就可以了。不過這里6度的抗震構造和非抗震沒多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