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屋來源不同:房改房是國家對職工的一種補償,而商品房是房地產開發商建成的房屋。
2、房屋價格不同:房改房以標準價或成本價出售,而商品房銷售價格是由市場經濟供求關系決定的。
3、銷售對象不同:房改房有限制,而商品房沒有任何限制。
4、購房面積不同:房改房有“控制指標”,而商品房面積大小可隨意選擇。
5、優惠政策不同:房改房有優惠政策了,而購買商品房沒有優惠,還要面臨限購政策。
6、出售條件不同:房改房有限制,而商品房沒有限制。
什么是房改房?
可以稱已購公房,是指城鎮職工根據國家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規定,按照成本價或者標準價購買的已建公有住房。這種房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價格比較低,而它的出售價一般來說是按照成本價或者當地的標準價來出售的。
如果你有購買的資格,就可以按照成本價來購買,一般來說是由一些單位分配給職工使用的。
這種房子的所有權有所不同,如果職工是按照成本價購買,那么產權就歸個人所有。但是如果按照標準價來購買,職工擁有一部分的產權,但是在5年之后就可以收歸個人所有了。
要購買這種房子,必須要取得一定的條件,并不是人人都能夠享受。購買前,必須要了解相關的政策,而且購買之后,如果后期不想要了,不能夠立即脫手,需要在幾年之后才能夠出售。
房改房過戶流程
1、買賣雙方建立信息溝通渠道,買方了解房屋整體現狀及產權狀況,要求賣方提供合法的證件,包括房屋所有權證書、身份證件及其它證件。
2、如賣方提供的房屋合法,可以上市交易,買方可以交納購房定金(交納購房定金不是商品房買賣的必經程序),買賣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或稱房屋買賣契約)。買賣雙方通過協商,對房屋坐落位置、產權狀況及成交價格、房屋交付時間、房屋交付、產權辦理等達成一致意見后,雙方簽訂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屋買賣合同。
3、買賣雙方共同向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接受審查。買賣雙方向房地產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手續后,管理部門要查驗有關證件,審查產權,對符合上市條件的房屋準予辦理過戶手續,對無產權或部分產權又未得到其他產權共有人書面同意的情況拒絕申請,禁止上市交易。
4、立契。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根據交易房屋的產權狀況和購買對象,按交易部門事先設定的審批權限逐級申報審核批準后,交易雙方才能辦理立契手續。
5、繳納稅費。稅費的構成比較復雜,要根據交易房屋的性質而定。比如房改房、危改回遷房、經濟適用房與其它商品房的稅費構成是不一樣的。
6、辦理產權轉移過戶手續。交易雙方在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辦理完產權變更登記后,交易材料移送到發證部門,買方憑領取房屋所有權證通知單到發證部門申領新的產權證。
7、對貸款的買受人來說在與賣方簽訂完房屋買賣合同后由買賣雙方共同到貸款銀行辦理貸款手續,銀行審核買方的資信,對雙方欲交易的房屋進行評估,以確定買方的貸款額度,然后批準買方的貸款,待雙方完成產權登記變更,買方領取房屋所有權證后,銀行將貸款一次性發放。
8、買方領取房屋所有權證、付清所有房款,賣方交付房屋并結清所有物業費后雙方的二手房屋買賣合同全部履行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