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損壞的房屋結構構件:指非人為損壞,如遭受日常天氣、臺風、暴雨、地震、地質災害、雷電等自然災害影響,地基不均勻沉降,白蟻蛀蝕,材料已達到或超過使用壽命,致使結構構件出現失效、腐蝕、變質、滲漏等情況。
2、公共公用的設施設備:電梯、消防、智能監控、公共照明、綠化、下水管道、園區道路、停車場、房屋公用部位(樓梯及樓梯屋、走廊、欄桿、外墻、雨篷、飄板、天臺、露臺)、化糞池等。
3、進戶水、電管線、各類門窗及五金件。
農村危房改造評定標準
危房鑒定標準:評定等級為A、B、C、D四個等級。
A級:結構承載力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未發現危險點,房屋結構安全;
B級:結構承載力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個別結構構件處于危險狀態,但不影響主體結構,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C級: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
D級: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棟危房。
農村危房改造哪些人可以申請呢?
1、建檔立卡貧困戶
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說是經過“官方認證”的貧困戶,領的有貧困卡,信息還被建檔。一般來說,建檔立卡貧困戶難以造假,都是真正的困難戶。因此,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各類農村扶貧補助的重點對象,也是扶貧工作的重點、難點。作為一項扶貧救助措施,農村危房改造當然也要重點照顧建檔立卡貧困戶。截至今年8月初,全國還有需要進行危房改造的建檔立卡貧困戶64.3萬戶,因此,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2、低保戶
要想成為低保戶,首先就是收入水平要不超過當地規定的標準,也就是說,低保戶的收入水平都不高。有限的收入,用來維持基本的生活可能都不夠,所以才會給他們評定為低保戶,領低保補助,每個月從100多到三四百塊不等。有了低保補助,維持基本的生活不成問題,但要想用來蓋新房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低保戶也是農村危房改造重點幫助的對象之一。
3、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
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其實就是自己居住在家的五保戶,如果五保戶年齡大了,生活難以自理,就可以免費住進養老院,就成了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因此,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不需要蓋新房,而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如果家里居住房屋是危房,也應該優先進行危房改造。
4、農村貧困殘疾人
不管到什么時候,身體殘疾的人,都不好找工作,想要自己掙錢養活自己都很困難。現在有的城里,可能還有專門讓殘疾人就業的地方,但農村一般都沒有,因此農村殘疾人的生活大都比較困難。為了幫助他們,只要房子是危房,就屬于農村危房改造的優先對象。
5、其他符合規定的農村貧困人員
除了以上4類農民“重點照顧”以外,其他的生活困難的農民,如果家里房子也是危房,那么也是有機會成為危房改造的幫扶對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