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17”發音接近于“一起”,但并沒有普遍的迷信說法直接關聯到“17層”導致不宜購買。然而,購房者可能會因為個人偏好、樓層高度相關的實際考量(如視野、噪音、空氣流通等)以及對特定數字的個人或文化寓意來決定是否購買某一樓層的房產。購房決策應考慮個人需求、財務狀況和長期投資回報。
為什么不買17樓的房子?
買房不買17樓可能是因為在小區建設的樓棟中,17樓屬于特殊樓層,比如是頂樓、設備層上層、槽鋼層等,考慮到居住影響,所以購房者不愿意選擇這個樓層,但具體選房的時候需要根據房子的實際情況來判斷。
1、可能因為17樓是頂樓。頂樓房子的缺點較多,比如住宅頂樓會出現冬涼夏暖的情況,導致空調的負荷較大,而且頂樓上方通常是設備層,住在頂樓可能會受到電梯等噪音的影響。另外,頂樓的漏水風險通常也要比其他樓層大很多。
2、可能因為17樓是設備層上層。一般小區住宅多是33樓,它的設備層很有可能會是16層。大家盡量不要購買設備層上層或者是下層的住宅,因為如果購買17層住宅的話,會受到設備噪音的影響,使得住宅的舒適度降低。
3、可能是因為17樓是槽鋼層。槽鋼層是指使用槽鋼鋪制的樓層,房子建設槽鋼層的外接位置如果沒做好處理的話,未來漏水的風險比較大。
如果17樓不屬于以上情況的話,沒有什么特殊影響,是可以選擇購買的。
買房選樓層要注意什么?
1、梯戶比
在高層,人們的出行最主要的工具就是電梯了,沒有電梯寸步難行,所以電梯成為了上下樓的關鍵,但是,如果一個樓層梯戶比過高,即住戶較多,電梯較少,那么上班高峰期勢必會出現坐不上電梯的情況,這樣必然會影響上班的效率,久而久之,你終會因為上班遲到而被炒魷魚,因此,在買房選樓層時,你一定要注意梯戶比。
2、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的存在有多不合理,相信大家也是知道,但就目前來說,國家還沒有辦法對公攤面積進行一個整頓,所以只有我們購房者自己多注意了,提醒大家在買房時一定要遠離那些公攤面積較大的樓層,就比如設備層,因為如果房子公攤面積太大,那就相當于在浪費自己的血汗錢。
3、承受范圍
此處的承受范圍,自然指的是房子價格的承受范圍,通常情況下,同一個戶型,不同的樓層,其價格往往不一樣。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允許,那么你就可以選擇黃金樓層的戶型,但是,如果你的經濟實力較弱,那么不妨選擇稍差一些的樓層,就比如較低的樓層。
4、別買底層與頂層
哪怕底層和頂層的價格再誘人,哪怕銷售人員多么強力的保證,都別買,因為這兩個樓層存在的問題實在太多了,就比如底層往往比較潮濕、存在噪音污染;頂層往往會存在漏水的情況,所以,無論你多么沒錢,都別買底層與頂層。
5、考慮家人
如果單身,這條可忽略,也可不忽略作長遠打算,總之,在選擇樓層時,家人是你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就比如如果你家中有老人與小孩時,那選擇低一些的樓層;如果你家中有恐高者,那顯然不適合買高層的房子,所以,大家在選擇樓層時,注意考慮一下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