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年中,蘋果公司的電動車項目“泰坦(Titan)”一直是科技和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然而,近日,一條震驚業界的消息傳來:蘋果決定取消這個持續了十多年的電動車項目。根據全球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于2月28日凌晨發布的消息,蘋果公司已經在內部披露了這一決定,令參與該項目的近2000名員工感到非常意外。
背后的三大原因
蘋果之所以決定終止其電動車項目,主要與三方面因素有關。首先,與項目投資回報相關。制造汽車需要巨大的投入,周期長且競爭激烈,現金流受到壓力,同時競爭力和項目回報難以評估,總結起來就是風險過大。其次,自動駕駛監管的嚴格日益增加。蘋果內部認為,外界對于自動駕駛能力的關注以及隨之而來的安全監管會越來越嚴格,公司將不斷被拖入輿論和監管的漩渦中。第三,內部缺乏必勝的決心。CEO蒂姆·庫克(Tim Cook)沒有全力以赴地推進,項目負責人頻繁更換,項目目標不斷降級,內部士氣低落,交貨時間一再推遲,最佳窗口期正在失去。
特斯拉CEO的反應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轉發了這一消息,配上“致敬”“點煙”的表情包,似乎對蘋果退出電動車行業表示贊許。
隨后,理想汽車CEO李想表示,蘋果放棄造車,選擇聚焦人工智能是絕對正確的戰略選擇,時間點也合適。
第一,做成了toC的人工智能,蘋果會成為一家10萬億美金的企業;人工智能輸了,蘋果會成為一家1萬億美金的企業。人工智能會成為所有設備、服務、應用、交易的最頂層入口,蘋果的必爭之戰。
第二,做成了汽車,大獲成功,蘋果會增加2萬億美金的市值,但是汽車大獲成功的必要條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車的電動化是上半場,人工智能才是決賽。
蘋果的新戰略方向
終止造車項目并非蘋果的突然決定。早在2022年3月,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就曾爆料蘋果內部對造車項目動搖,并進行了解散重組,重新設立目標。再到今年1月,壞消息再次傳出,馬克·古爾曼表示蘋果已經將首款智能車的發布時間延后到了2028年,并且首款產品只能交付L2+級的自動駕駛體驗,不會有重大突破。
隨著Vision Pro的上市,蘋果基本已經確立了XR(擴展現實)、空間計算的全新戰略方向。庫克的各方面行動也表明,這將是蘋果未來十年最大的資源投入方向。因此,隨著Vision Pro的“上位”,“泰坦”的結束倒計時也就被按下了。
蘋果決定終止其電動車項目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雖然這個決定對參與項目的員工和期待蘋果智能車的粉絲來說可能是一個令人失望的消息,但它也清晰地表明了蘋果將其資源和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XR和空間計算等新興技術領域。這次決定反映了一個科技巨頭在不斷變化的業界環境中做出的戰略調整,也許在未來,我們將見證蘋果在新的領域開創另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