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六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超過19%之后,英偉達的股價終于見頂回落,出現了9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這家人工智能和顯卡制造巨頭的股價在隔夜美股中跌去5.6%,創下了2023年5月31日以來的最大跌幅。這一天的跌幅導致其市值蒸發約12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34億元),這一數字在美股歷史上的單日市值蒸發紀錄中占據了顯著位置。盡管如此,英偉達仍保持著約2.2萬億美元的市值,位列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的第三大公司,僅次于科技界的另外兩巨頭——微軟和蘋果。
在這一波股價瘋漲之后,市場的關注點著眼于英偉達是否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健康的增長周期。瑞穗證券分析師Jordan Klein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英偉達股價的連續新高讓人不禁聯想到1999年至2000年科技泡沫時期的市場狂熱。他指出,盡管英偉達正在為3月18日至21日舉行的年度GTC大會做準備,市場可能期待著此次會議為股價帶來新的推動力,但一些投資者可能會選擇在大會后套現,從而導致股價回調。
Klein的擔憂不無道理。過去幾個月,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英偉達的股價受到了充分的市場追捧。投資者的極度熱情推動了半導體股的持續上漲,形成了一種市場自我強化的趨勢。然而,Klein警告說,即便是像英偉達這樣的AI芯片股票,也不可能每天都呈現上漲態勢。他的觀點得到了部分市場動態的支持,特別是考慮到隨著周末的臨近,交易員開始行使英偉達的實值看漲期權,這導致期權做市商通過出售股票來解除對沖,進一步引發了周五的拋售風潮。
英偉達期權市場的盛況進一步凸顯了投資者對于其股價表現的極度關注。據報道,交易員在2月份的最后一周在英偉達期權上投入了高達20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投資規模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家科技巨頭。在過去的一個月里,英偉達期權交易占據了單票期權市場的四分之一,這些期權包括防止股價在3月份跌至350美元的保護性期權,以及如果股價在未來幾個月內迅速上漲至900美元甚至更高,則將產生收益的看漲期權。
盡管市場對英偉達的熱情似乎無人可擋,但方舟投資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Cathie Wood對其提出了警告。Wood指出,雖然英偉達目前的增長令人矚目,但其面臨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加,可能導致其增長放緩。她將英偉達的情況與互聯網時代的思科進行了比較,指出后者盡管曾經輝煌,但最終未能持續其增長勢頭。AMD等競爭對手的崛起,以及英偉達的主要客戶——包括云服務提供商和特斯拉等公司——正在積極研發自主的人工智能芯片,這些都是英偉達面臨的潛在挑戰。
花旗的報告也指出了市場的過度樂觀和單邊趨勢,警告說股市面臨的回調風險正在加劇。這一點在英偉達股價的快速下跌中得到了體現,雖然這次回調可能只是開始,但它已經引發了對市場健康狀況的深刻反思。
隨著英偉達股價的波動,市場參與者正密切關注其未來的走勢,以及這是否預示著更廣泛的科技股調整。投資者的熱情與市場的波動提醒著人們,即便是最強大的技術巨頭,也不能免于市場規律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