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房屬于非常重要的資產形式,它不僅關系到個人和家庭的居住需求,同時也是一個人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談論產權房時,我們經常會遇到“小產權房”和“大產權房”這兩個概念。盡管它們聽起來相似,但二者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這些區別不僅體現在法律地位上,還影響到了房產的價值、流轉和使用等多個方面。本文將詳細介紹小產權房和大產權房的區別。
1、法律地位的區別
首先,最根本的區別在于法律地位。
大產權房,正式名稱為商品房,是指由政府批準的開發商開發,具備國土資源部門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部門頒發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等合法手續和文件的房產。購買后,業主將獲得不動產權證書,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房產證”。大產權房的產權一般為70年(住宅用地),40年(商業用地)或50年(工業用地),到期后原則上可以續期。
小產權房,則通常是指建在集體土地上的房屋,這類土地歸村集體所有,沒有經過國家正式的土地轉讓程序,因此這類房屋不能在房產交易市場上自由買賣,也無法獲得國家頒發的不動產權證書。小產權房的產權期限通常較短,且不明確,因地制宜。
2、市場價格的區別
小產權房因其不被法律承認的地位,價格通常遠低于同地段的大產權房。這也是一些購房者選擇小產權房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低價背后隱藏著極大的風險,因為小產權房的法律地位不明確,一旦發生糾紛,業主的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3、貸款與過戶的區別
大產權房可以通過銀行辦理按揭貸款,買賣雙方可以在房地產交易中心進行正式的過戶手續,購房者能夠獲得國家認證的不動產權證書。
小產權房由于沒有法律地位,無法通過銀行辦理按揭貸款,也無法在房地產交易中心進行過戶,其買賣僅限于私下交易,因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4、使用和流轉的區別
大產權房因為有完善的法律支持,不僅可以自由買賣,還可以出租、抵押或繼承。而小產權房由于法律地位的不確定,其使用和流轉都受到很大限制,不僅不能自由買賣,還存在被強制拆遷的風險,而且補償遠遠低于市價。
5、影響和風險的區別
小產權房雖然價格較低,但其法律地位的不確定給業主帶來了極大的風險。一旦政策發生變化,小產權房可能面臨被拆除的命運,而業主的投資則可能打水漂。同時,小產權房的低價也可能影響周邊大產權房的市場價格,給正規房地產市場帶來擾動。
--小產權房子為何比大產權房子便宜那么多?
• 法律地位:小產權房的法律地位不受我國法律的保護,因而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因為這類房產實質上屬于違建,所以在法律上缺乏保障,其買賣不被官方承認。
• 貸款難度:由于法律地位的原因,購買小產權房的買家通常無法通過銀行獲得貸款,這大大限制了潛在買家的范圍,并降低了房屋的價格。
• 再銷售難度:小產權房的再銷售同樣面臨法律和市場的限制,這導致這類房產的流通性差,進一步影響其價格。
• 市場需求:由于上述風險和限制,小產權房的購買者多是對房地產投資預算有限或者對房產法律風險認識不足的人群,這導致市場需求有限。
• 配套設施和位置:小產權房多建在農村或城鄉結合部,可能缺乏城市中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位置較偏遠,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其價格。
總的來說,小產權房和大產權房的區別主要在于法律地位、價格、貸款與過戶、使用和流轉限制以及風險方面。盡管小產權房價格較低,但考慮到其伴隨的高風險,購房者在選擇時應當慎重考慮,優先考慮具有法律保障的大產權房。購房者在作出決策前,建議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和法律咨詢,以確保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