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租房市場出現了一種被稱為“串串房”的現象,即以低成本裝修、低價出租的房屋。這類房屋通常存在甲醛等有害物質超標、裝修質量低劣等問題,嚴重威脅租房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近期,一則租住“串串房”導致租客身患急性白血病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揭示了這一現象背后的諸多問題。本文將詳細探討“串串房”的危害、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規避和維權。
“串串房”的定義與危害
“串串房”,又稱“陷阱房”或“販子房”,是指一些房主或中介以低價收購舊房或毛坯房,采用極度節省成本的方式進行簡單裝修后,對外出租。這類房屋的裝修材料通常質量低劣,甲醛等有害物質含量極高,甚至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因此,這類房屋也被稱為“白血病套房”。
具體危害:
• 甲醛超標:甲醛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廣泛存在于劣質的裝修材料中。長期居住在甲醛超標的環境中,會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可能致癌。
• 裝修質量低劣:由于采用最低成本的裝修材料,許多“串串房”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如電線質量低劣,無法承載高功率電器,容易引發電氣安全事故。
• 健康問題:甲醛超標和其他有害物質會導致租客出現惡心、頭暈、脫發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血液疾病,如急性白血病。
租房市場現狀與“串串房”的普遍性
據《2023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顯示,中國有近2.6億租房者,租房市場巨大。然而,記者在多個一線城市的租房平臺上調查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房屋都是重新裝修過的,其中許多可能是“串串房”。這一現象在老舊小區尤為普遍,周邊配套設施完善,低價的新裝修房屋容易吸引年輕的務工者。
租房者多為經濟能力有限、對裝修風格有一定追求的年輕人,他們容易被表面現象和價格優勢吸引,而忽視了房屋內部存在的健康隱患。因此,如何有效識別和規避“串串房”,成為租房者面臨的主要問題。
如何規避“串串房”?
面對市場上隨處可見的“串串房”,消費者應學會如何規避這些租房陷阱。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 選擇有居住經歷的房屋:租住曾經有人居住過的房屋是避免甲醛等有害物質最有效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通風,房屋內的有害物質濃度會大幅降低。
• 自帶檢測儀查看房屋質量:在看房期間,可以自帶簡單的甲醛檢測儀,初步了解房屋的空氣質量。雖然這種方法并不十分精確,但可以作為參考。
• 仔細檢查裝修細節:注意查看房屋的裝修細節,如墻壁粉刷是否均勻,電線是否符合標準,家具質感如何等。質感差、做工粗糙的家具和裝修可能預示著使用了劣質材料。
• 要求查看甲醛檢測報告:在簽訂租賃合同之前,可以要求房東或中介提供專業機構出具的空氣質量檢測報告。如果對方含糊其辭或拒絕提供,需提高警惕。
• 明確合同條款:在租賃合同中,明確規定房東和中介對出租房屋的環境質量負責,并約定如果因房屋質量問題導致健康損害,租客有權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
如果遇到“串串房”,如何維權?
如果不幸租到“串串房”,租客應采取一系列措施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山東元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坤寶建議:
• 收集證據:務工者應及時收集與租房相關的證據,包括租賃合同、押金收據、裝修材料的品牌和購買渠道、溝通記錄等,并保留專業機構的空氣質量檢測結果。
• 溝通解決:首先積極與房東或中介進行溝通,說明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如退租、退還租金和押金、賠償損失等訴求。
• 投訴舉報:如果溝通未果,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向房屋租賃監管部門舉報,以便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和處理。
• 提起訴訟:在必要情況下,可以通過法律途徑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房東或中介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賠償。
• 媒體曝光:通過媒體曝光可以提高社會關注度,促使相關部門采取措施,規范租房市場。
規范市場,減少“串串房”的出現
“串串房”現象的普遍存在,反映了當前租房市場的混亂和監管不力。因此,加強市場監管,規范租房行為,減少“串串房”的出現,是保障租房者權益的重要措施。
• 加強市場監管: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租房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通過定期檢查、抽查等手段,確保租賃房屋符合安全和健康標準。
• 建立黑名單制度:對存在嚴重違規行為的房東和中介,建立黑名單制度,限制其繼續從事房屋租賃業務,提高違規成本。
• 強化信息公開:建立透明的租房信息系統,公開房屋的裝修情況、空氣質量檢測報告等,供租房者查詢和參考。
• 提高租房者維權意識:通過宣傳教育,提高租房者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對租房陷阱的辨別和抵御能力。
“串串房”現象的泛濫,不僅嚴重危害租房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也暴露出當前租房市場的諸多問題。通過加強市場監管、提高租房者維權意識,可以有效減少“串串房”的出現,保障租房者的合法權益。希望在未來的租房市場中,每一位租房者都能住得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