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臭氧層的損耗,紫外線對人類皮膚的傷害日益嚴重。防曬衣作為一種有效防護工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市場上的防曬衣品牌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如何挑選合適的防曬衣成為了消費者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將詳細介紹挑選防曬衣時需要關注的幾個關鍵指標,幫助大家在選購時做出明智的決策。
一、認準“GB/T18830”標識
“GB/T18830”是我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制定的防曬衣執行標準,也是目前國家唯一承認的防曬執行標準。該標準對防曬衣的紫外線防護性能有明確的規定,確保消費者購買到的產品具有合理的防護效果。因此,在選購防曬衣時,認準“GB/T18830”標識是非常重要的。
防曬衣需要通過一系列嚴格的測試才能獲得這一標識,包括紫外線透過率、布料耐用性及洗滌后的防護效果等。只有通過這些測試的產品,才有資格標注“GB/T18830”,這也是消費者選購防曬衣時最基本的保障。
二、看布料的厚度、平整度和織密程度
防曬衣的防護效果與布料的厚度、平整度和織密程度息息相關。一般來說,越厚、越平整、織得越密的布料,能夠阻擋更多的紫外線,從而提供更好的防護效果。
1. 厚度
雖然厚度并不是唯一決定紫外線防護效果的因素,但在一般情況下,厚一些的布料確實能提供更好的防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過于厚重的防曬衣在炎熱的夏季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適。因此,在選購時要綜合考慮防護效果和穿著舒適度。
2. 平整度
布料的平整度也影響其防曬效果。較為平整的布料能夠更均勻地分布紫外線,從而提高防護效果。而那些表面粗糙或者有明顯紋理的布料,紫外線可能會通過間隙進入,降低防護效果。
3. 織密程度
織得越密的布料,孔隙越小,紫外線通過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織密程度越高的布料防曬效果越好。在選購時,可以用手指按壓布料,觀察其透光性,透光性越低,防曬效果越好。
三、UPF值:達到40就夠用了
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即紫外線防護系數,是衡量防曬衣防護效果的重要指標。UPF值越高,表示防護效果越好。但實際上,UPF值并不是越高越好,達到40就已經足夠了。
UPF值達到40,表示只有1/40的紫外線可以透過衣物,這已經能夠為皮膚提供很好的保護。過高的UPF值不僅可能增加衣物的成本,還可能因為布料過于厚重而影響穿著舒適度。因此,選購UPF值在40-50之間的防曬衣即可滿足日常需求。
四、顏色選擇:冬季深色,夏季淺色
不同顏色的布料對于紫外線的吸收和反射效果不同,選對顏色也能提高防曬效果。
1. 冬季選擇深色
深色衣物如黑色、深藍色、深紫色等能吸收更多的紫外線,提供更好的防護效果。不過深色衣物在陽光下容易吸熱,因此在冬季穿著較為合適。
2. 夏季選擇淺色
淺色如白色、淺藍色、淺粉色等反射紫外線的效果較好,且在陽光下不會過于吸熱,穿著更加舒適。因此,在夏季選購防曬衣時,建議選擇淺色系的衣物。
五、耐水洗次數:最好達50次以上
防曬衣的防護效果不僅要在新衣時表現優異,還需要在經過多次洗滌后依然保持。因此,耐水洗次數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一般來說,優質的防曬衣在經過50次以上的洗滌后,防護效果依然能夠保持在標準范圍內。在選購時,可以查看產品標簽或咨詢銷售人員,了解其耐水洗性能。
六、謹防以次充好,夸大宣傳
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消費者在選購防曬衣時應保持警惕,謹防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夸大宣傳。以下是幾點建議:
1. 選擇正規渠道購買
優先選擇知名品牌和正規銷售渠道,如品牌專賣店、大型商場、信譽良好的電商平臺等,盡量避免在不知名的小攤販或未經認證的網站購買。
2. 查看產品標簽和說明書
認真查看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了解其防護性能、材質、洗滌方法等信息。注意識別“GB/T18830”標識及UPF值,確保產品符合國家標準。
3. 多方比較,謹慎選擇
在選購時可以多做比較,貨比三家,尤其是對價格過低的產品要保持警惕。好的防曬衣需要優質的材料和工藝,價格過低可能意味著其防護效果不佳。
選購防曬衣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執行標準、布料特性、UPF值、顏色選擇、耐水洗次數等。此外,保持警惕,避免購買到以次充好的產品同樣重要。希望家核優居的防曬衣挑選攻略能夠幫助大家在選購時做出明智的決策,為自己和家人的皮膚健康提供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