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廚房臺面的深度一般在600mm至650mm左右,這樣使用起來會比較的方便。在設置臺面深度的時候,應根據使用者的身高來決定,避免臺面高了或者低了,不然在做飯的時候就會感覺到非常的不舒服。另外,臺面深度還與水盆和鍋灶有關系,在制作的時候臺面至少要高出10至15公分,以免放不下。
一、廚房臺面高度
因為使用者的身高不同,因此廚房臺面也應當根據使用者的高度和做中餐或西餐做適當的調整。例如,做中餐使用的鐵鍋和做西餐使用的平底鍋,操作臺的高度要求有10厘米的差異。使用者握鍋柄最舒適的高度應該是決定臺面高度的重要標準,通常廚房臺面的高度為600mm至650mm。確定最佳高度的方法是:操作者前臂平抬,從手肘下返10-15cm的高度為廚房臺面的最佳高度。
二、廚房臺面高度標準
1、洗菜區高于炒菜區域
洗菜區通常可以設置的比烹飪區高一點,這樣就不用彎著腰洗菜刷碗。相反炒菜區域低一點,也就不用端著胳膊炒菜,想想都覺得舒服。
對于普通的灶爐來說,灶架本身就有2-4公分的高度。加上鍋具的高度,整個臺面可能會被抬高10公分,在這種高度上操作是不舒適的。如果想胳膊輕松點,應該適當降低灶臺臺面的高度。
2、根據身高匹配臺面高度
櫥柜專家們都有過總結和一套標準,可以按照自己的身高去體驗一下,再來決定櫥柜的高度。
在廚房進出最多大部分是女性,她們身高普遍在1.6m到1.7m之間,而最符合的地柜尺寸為身高的二分之一。但是櫥柜的高度是因人而異的,在裝之前可以先親身測量體驗舒適度。
3、注意水槽的深度
人體對舒適度程度是及其敏感的,在設計臺面時候我們就應該考慮好水槽的深度。如果廚房空間有限,不能做到高低臺面,也可以選擇臺上盆,把水槽升高。這樣的設計,能夠彌補臺面的差距,也提升體驗感。
文章總結:以上就是關于廚房臺面深度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家核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