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先躲后撤,迅速抱頭蹲下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二是保持清醒頭腦,不要跳樓,遇到地震時切勿驚慌,千萬不可以跳樓,跳樓的逃生機會基本上是零。
一、高樓地震逃生方法
1、先躲后撤
首先說躲,在房屋內要選擇承重墻的內側,在開間小的地方躲避。切記不要躲在靠窗的外墻一側。地震過后撤離時,要走樓梯而不要選擇電梯。因為此時的電梯在經歷地震后,可能會出現變形或供電不穩定,是最危險的地方。同時,遇到地震時切勿驚慌,要記得關閉家里的電源盒、煤氣,防止因漏電和煤氣泄漏引發的災害。在從室內逃離時,要注意保護好頭部。
2、不要跳樓
事實證明,住在高層樓房中的居民,遇到地震時跳樓絕對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強烈振動時間只有一分鐘左右,相當短促,而從打開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門宙被震變形開不動時,耗費的時間就更多,有的人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結果把手弄傷了。另外,樓房這么高,跳樓可能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還有可能被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
3、在高層寫字樓辦公的人員這樣做
地震時,正在辦公室的人員,應趕緊蹲到辦公桌下或房屋內承重墻的內側,同時要盡量降低重心。地震過后要迅速撤離。撤離時,要走樓梯,不要乘電梯。來不及撤離時,可到開間小、有一定支撐物的小房間,如廁所、水房等躲避。
二、躲避地震的注意事項
1、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
2、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最快獲得救助。
3、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墻為薄板墻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鉆進去后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以上就是關于高樓地震逃生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家核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