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一:強烈的宗教色彩,羅馬建筑典型的是教堂設計,教堂基本上都是城堡型的樣式;特點二:以拱頂為主,以石頭的曲線結構來覆蓋空間;特點三:以巨大、繁雜的設計為基本要求,建筑物比較巨大、繁復,強調明暗對照,但建筑的裝飾則簡單粗陋;特點四:建筑居于主導地位,而繪畫、雕塑等藝術居于從屬地位。
一、羅馬式建筑的四個特點
1、羅馬式建筑的基本典型是教堂,就像神殿之于古希臘藝術。在那個宗教信仰強烈的時代,教堂會成為主要建筑是在自然不過的了,而且教堂還是當時最富有、最有學問、設備最好且無所不在的機構。
2、技術處理方面,羅馬式建筑的設計與建造都以拱頂為主,以石頭的曲線結構來覆蓋空間。
3、羅馬式建筑的美學觀點,就是建筑物巨大、繁復,強調明暗對照法(讓光線從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進來),但建筑的裝飾則簡單粗陋。
4、藝術形式有著主次關系:建筑居于主導地位,而其他的藝術活動,如繪畫、雕塑、鑲嵌藝術等,則居于附屬地位。
二、羅馬建筑有哪些?
1、萬神殿,又譯萬神廟、潘提翁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可謂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筑。
2、斗獸場,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墻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筑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3、圣伯多祿大教堂又稱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于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征之一。
4、巴西利卡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筑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采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后來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邊。
以上就是關于羅馬式建筑四個特點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家核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