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構造性滲漏。
這與混凝土振搗密實度、混凝土表里防水、施工縫整理、管道洞口封堵等相關,這類緣由較為直接。尤其是新建建筑土壤潮濕,經過冬季及春季施工,土壤水分未蒸發完全,水分由于水蒸汽壓力差從室外土壤通過建筑構造滲透到室內造成室內潮濕;另有些地區,地下水位隨季節變化,土壤中的水分在夏季明顯增多導致夏季潮濕情況加劇。
第二、構造含水蒸發,主要是新建建筑中存在的情況。
建筑在建造時,混凝土、磚及涂料等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建成以后沒有完全蒸發掉水分,在室外溫度上升的同時蒸發到室內,使得室內潮濕。
第三、地下停車場內外溫差及濕度差造成凝水現象,產生潮濕。
夏季的地下停車場,特別是梅雨季,潮濕現象格外嚴重。
這是因為夏季室外溫度上升且空氣相對濕度較大,而地下停車場的溫度經過冬天及春季還處于較低溫度,加上地下停車場結構外墻、頂板以及機電設備所使用的都是熱傳導性較好的金屬材料,更進一步保持了較低的空氣溫度,這樣地下室內外會有較大的溫差及濕度差,在大的溫差及濕度差條件下通風,會在地板和墻壁上產生凝結水,產生潮濕情況。
在雨水較少的時節,只要室外溫度比地下停車上溫度高,那么地下停車場就會潮濕。
這是為什么?
這里有一個相對濕度的概念,是測量空氣濕度的一個標準。相對濕度跟溫度有關:含水量相同的空氣,在溫度比較高的時候,相對濕度是50%,而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相對濕度可能會超過90%,即含有相同水汽的空氣,從溫度高的地方進入到溫度低的地方,由于相對濕度的原因,空氣濕度會增加。
所以,當室外溫度比地下停車場的溫度高時,即便室外空氣并不潮濕,但一旦進入溫度較低的地下停車場,空氣遇冷,相對濕度就會變大,空氣就會變得潮濕。天氣越炎熱,地下停車場和外部溫差越來越大,這種濕度差也會越來越大,會在地板和墻壁上產生凝結水產生返潮現象。
第四、暴雨等強降水天氣,造成地面水倒灌。
夏天多暴雨,加上南方及沿海地區受臺風影響,常常會有強降水天氣。短時間巨大雨水量,往往會快速集聚在地面,來不及排走的雨水就會倒灌進地勢較低的地下停車場,即便雨后,通過搶修等方式將倒灌雨水排除,其蒸發的水汽,已經被雨水浸泡的墻體等,都會將水汽繼續蒸發,造成地下停車場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