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分下來不可以馬上賣掉。拆遷安置房至少需要五年才能進行上市交易。安置房是指政府以土地劃撥的名義修建的民生工程,一般來說拆遷安置房5年后才可以辦理證件,而且需補繳土地出讓金,劃撥地變更為70年產權,然后也和商品房一樣可以正常上市交易。
安置房是什么?
安置房,是政府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對被拆遷住戶進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即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拆遷,而安置給被拆遷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安置房的轉讓交易需要在取得該安置房房產證后才可以進行,這時的過戶交易與一般的房屋沒有任何區別之處。安置的對象是城市居民被拆遷戶,也包括征拆遷房屋的農戶。隨著城市建設發展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政府盡可能新建更多的安置房,不斷滿足拆遷戶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購買拆遷安置房需注意什么?
1、明確房屋的土地類型及性質
要注意是集體土地還是國有土地,如果是集體土地上的非集體組織成員,用于非自住目的,建議慎重,因為此類土地上的房屋,集體組織成員的權益才會受到保護。如果是非集體組織成員,再拆遷的話可能不會得到任何賠償。
2、要明確合同細則
安置房的買賣合同除了要具備一般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外,還需要對房屋的增購等費用的支付方式,遲延交房等都作出明確的約定。一般來說購房者購置該類房屋,可以根據相關規定,簽訂附條件的合同來保證買賣合同的有效性,要對具體細節進行約定。
3、明確房屋對安置的拆遷對象有無限制或政策補貼
特別是現在的城中村改造,由村集體組織建造的,對安置對象有明確限制。
4、房屋的權利人
購房者要確定房屋是獨有還是共同所有,要是它為家庭所有成員共同擁有,購房協議的出賣方,一定要是全體共有人的真實意思,且均應在協議上簽字或有授權委托書。
5、相關費用的繳納
這類房屋大多涉及土地取得類型由劃撥變更為出讓,過戶涉及土地出讓金的補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