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煮法:將做好的作品放入冷的純凈水中,文火加熱至沸騰,根據作品的大小用沸水煮十到二十分鐘。然后關火,等沸水自然冷卻后取出軟陶作品。如果一次定型硬度未達到要求,可重復水煮。但要注意的是,當二次水煮時一定要等作品完全冷卻后進行。
2、烘烤法:將作品置于烤箱中,溫度設置為110-150攝氏度,根據作品的大小烘烤5到10分鐘。時間到了以后,等爐溫降至室溫時打開烤箱取出作品。
無論采取什么方法,在使軟陶變硬定型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緩慢升溫或降溫”的原則。
軟陶怎么才能變硬?
一般通過加熱的方法使得其變軟,加熱方法有以下幾種:
1、加熱水,待水開的時候將用塑料袋包好的陶土放入,差不多10分鐘的左右就可以變軟了。
2、手搓的方法,通過手的不斷揉搓,使得變軟,這就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時間。
剛買來的軟陶很硬怎么變軟?
軟陶放久硬了只要加熱一下就會變軟了,可以放在電熱爐邊上或者用塑料袋密封好放入熱水里泡10分鐘即可。但是要注意溫度不能過高,接近100度軟陶就會變硬成型了。
所謂“軟陶”其實并不是陶,而是一種人工的低溫聚合粘土。又叫“彩陶”,也稱“燒烤粘土”。從外形上看,這種粘土的小包裝極其類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與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
軟陶器形和硬陶較接近。中國江南地區古代文化遺址中,出土這類陶器較多。軟陶是古代陶器,按制作方法分泥質和細砂質兩種,按烘烤方式火候較低,胎體不如硬陶堅硬。胎作紅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器表都拍印有各種幾何形紋,因此也稱“印紋軟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