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沒有炒房者的炒作,市場上的房價肯定就會出現下跌。因為我國樓市早就進入供應過剩的現狀,只不過此前被炒房者掩蓋,一旦失去炒房者的掩蓋,樓市供應過剩之后房價就只能下跌。而2021年的樓市行情也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從數據來看,2021年絕對是房價出現下跌的一年,特別是在下半年的時候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變得越來越多。而現在大家關心的問題就只有一個,那就是2022年的房價會繼續保持下跌行情嗎?對于這個問題,筆者的看法是,2022年樓市會出現“降價潮”,但房價的跌幅可能并沒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不少購房者可能要失望了。
首先是政策還在不斷打補丁,比如說去年就出臺政策對二手房市場跟法拍房市場進行了限制。這意味著市場上的炒房者受到的限制還會變得越來越大,也就是說樓市會長期處于供應過剩的狀態中,這就決定了房價會保持下跌的趨勢。所以在這種房子越來越難賣掉的背景下,不管是開發商還是炒房者都會選擇降價促銷,所以2022年樓市很有可能會出現“降價潮”!
但是在房價下跌的同時,市場上也會出現一些限制政策,不可能讓房價像跌到什么水平就跌到什么水平。比如說在去年的時候就有很多三四線城市出臺了“限跌”政策,對開發商的降價幅度進行了限制。如果2022年房價出現大規模下跌,不排除其他城市跟進政策,到時候房價跌了也只能是小幅度下跌。
而且從國家對樓市調控的態度來看,一直以來的要求都是“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穩定才是樓市調控的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除了政策之外,市場上的還有其他因素也不希望房價出現大幅度的下跌,比如說已購房業主。因為央行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我國普通家庭中,房產占據的財富比重超過70%!這意味著房產是大多數家庭中的最大財富,一旦房價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家庭財富就會迅速縮水,這些已購房的業主也成為了反對房價下跌的主要因素。甚至如果有開發商降價幅度過大,業主還會跑到售樓處要求賠償,所以最近開發商的優惠其實都是暗中給的,比如送家電,免物業費等。
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現在我國的房價其實還存在較大的水分,特別是大城市里的房子,年輕人可能工作一輩子都買不起。所以如果房價不出現大幅度的下跌,市場上的購房者還是很難買的起房子,因為200萬的房子就算降到190萬,普通人還是買不起。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筆者才會說2022年會有一批購房者會感到失望,因為很多人其實都期待著“房價如蔥”。但是很明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好消息就是,現在租房市場變得越來越完善了,購房者就算買不起房,也不用擔心沒地方住。而且從某種程度來看,租房可能會比買房住的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