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于。地基其實是最基礎的工程,地基還是相當重要的,地基必須穩定,這樣才能夠保證建造出來的建筑物是非常安全的。當然地基也是要考慮到地質情況的,在土質比較軟的地上面建造房子還是容易出現地基下沉的,而且還有可能會產生滑坡或者是傾斜的情況,在建造地基的時候肯定是要考慮各個方面,要考慮建筑物的沉降值,同時也要了解清楚地基有沒有滑動的影響。
農村自建三層地基最牢固做法
預壓法、深層攪拌法、換填法、砂石樁法等等,地基是房屋的根本,所以他的做法必須要到位,否則在以后的居住上,也會很不放心。
1、預壓法
預壓法是在建筑物建造前,對建筑場地進行預壓,使土體中的水排出,逐漸固結,地基發生沉降,同時強度逐步提高的方法。適用于處理淤泥質土、淤泥和沖填土等飽和粘性土地基的沉降和穩定問題。
2、深層攪拌法
深層攪拌法是利用水泥或水泥砂漿、石灰作為固化劑,通過特制的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固化劑和軟土之間會產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地基,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
3、換填法
換填法是將基礎下面一定厚度的軟弱土層挖除,分層換以中砂、粗砂、角礫、碎石、灰土、并分層夯實或振實至要求的密實度。換填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等的淺層處理。處理深度一般控制在3m以內。
4、砂石樁法
砂石樁法用振動或沖擊方法在軟弱地基中成孔后,將砂石擠壓入土中,形成大直徑的密實的砂石樁。砂石樁法是處理軟弱地基的一種常用的方法。
挖地基需要注意什么?
眾所周知,地基是建筑房子的基礎,這在以前蓋個3間瓦房,地基通常都在0.5米以上。除此以外,地基的深度還決定于土地的土質,若是土質松軟,就要相對的挖深一點。而如今很多都是建的2、3層樓房,地基就不可以低于1.5米了,一般情況下是在1.5米~2米。顯然這個還是要按照當地的地質狀況來決定的。
還有一點就是要考慮隔壁鄰居的房子結構與地基,要照顧到隔壁的地基,不能有差距過大的情況出現,防止日后會發生沉降,另外就是目前很多新建的房子都是蓋在新填埋的土地上,這種情況務必要將地基墊高一點,做的牢固一點,避免日后發生沉降。
房屋地基下沉墻體開裂怎么處理?
可以先分析原因,再采用地基注漿、增加鋼筋數量或增加地基荷載能力的方法修補。
1、做基礎補強處理,采用c2000補強劑對墻體裂口進行填充補強。
2、注入一定方量的混凝土,用水泥砂漿抹平即可。
3、在地基處挖一定數量的樁孔,放入適量碎石。
4、將注漿管插入到房子下方及房子與溪水之間的土體中,將其擠密,主要起到穩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