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根據睡眠過程中腦電波表現、眼動情況以及肌肉張力變化、血壓和呼吸等的變化,把睡眠分為兩大時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這兩大時相周期性交替,一夜中大約交替6次。每個周期包括2~30分鐘的快波睡眠和約60分鐘的慢波睡眠。
非快速眼動睡眠:人們入睡后所發生的睡眠大多數屬于此種。根據人腦電波的特征,一般將此時相區分為1、2、3、4期,相應于睡眠由淺入深的過程。
1期,呈現低振幅腦電波,頻率快慢混合,而以4~7次/秒的θ波為主。此期常出現于睡眠開始和夜間短暫蘇醒之后。
2期,也呈現較低振幅腦電波,中間常出現短串的12~14次/秒的睡眠梭形波和一些復合波。代表淺睡過程。
3期,常呈現短暫的高振幅腦電波,振幅超過50微伏,頻率為1~2次/秒的δ波。
4期呈現高振幅腦電波。此期以δ波為主。其出現時間占總時間的1/2以上,代表深睡狀態。3期與4期僅有量的差別,而無質的不同。通常認為,4期慢波睡眠具有促進體力及精力恢復的功能。因為觀察到在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或不睡后,在恢復睡眠中此期持續時間最長。
隨著睡眠由淺入深,逐步喪失意識、血壓稍降、心率及呼吸減慢、瞳孔縮小、體溫及基礎代謝率降低、尿量減少、胃液增多、唾液分泌減少、發汗機能增強,上述生理變化都較穩定。
異相睡眠:此時相為在睡眠過程中周期性出現的一種激動狀態。
慢波睡眠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入睡期
行為上安靜困倦開始進入睡眠狀態,我們的身體開始放松,呼吸變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驚醒。這個階段大約持續10分鐘。
2、淺睡期
我們已經入睡了,并出現鼾聲,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被叫醒了,卻常常覺得自己還沒睡著,這個階段大約持續15分鐘。
3、中睡期
我們已經睡熟了,但容易被叫醒,經過15分鐘左右,中睡期會被下一階段的深睡期所取代。
4、深睡期
肌肉進一步放松,身體的各項功能指標都會變慢,有時會有夢游、夢囈、尿床等,這個時候我們睡得很沉,很難被叫醒。
在以上四個階段的睡眠之后,常出現異相睡眠,最具特征性的行為變化就是眼球快速上下左右運動,因此這個階段也叫快速眼動睡眠。在這個時候,我們的睡眠變得更深,對外部刺激的感覺能力變低,肌肉呈現松弛狀態。另外,心律和血壓變得不規律,呼吸變得急促,就像清醒狀態或恐懼時的反應。如果在這個階段被喚醒后,我們大部分人都能反映正在做夢,能夠講出夢境的故事情節。
我們每天晚上的睡眠是由慢波睡眠和異相睡眠交替組成,像這樣的睡眠周期不斷循環,直至醒來。
身體和大腦在睡眠中能夠得到休息,從而恢復機能。實驗證明,睡眠的時間是可以通過訓練而縮短的,關鍵是睡眠的質量,只要入睡快,深度睡眠階段所占的比例加大,睡眠的效率就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