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6日,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已實現聯網,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全面運行階段。這意味著居民擁有房屋的情況“全透明”,不動產的聯網時代已經來臨。這意味著:任何一名中國公民,其名下擁有的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已經確權的不動產(包括房屋、土地、草原、海域、林地等),都可以被自然資源部的系統看得清清楚楚。
哪些省房產聯網了?
目前,在山東、湖南、吉林、江蘇、福建、云南等多個省份都實現房產聯網了。其中40個大中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已經實現聯網。40個聯網城市分別為:
1、直轄市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2、省會或首府城市有廣州、長沙、濟南、福州、沈陽、太原、長春、哈爾濱、南京、合肥、杭州、南昌、鄭州、武漢、貴陽等。
3、其他城市有深圳、寧波、大連、廈門、溫州、三亞、北海、青島等。
房屋網簽備案系統全國聯網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什么影響?
1、此次數據標準的建立,使得后續各地房地產交易部門會加快系統建設,基于此類統一標準形成數據系統。包括樓盤基礎數據、房屋買賣租賃和抵押等交易數據將進入此類網簽備案信息系統,這成為最基礎的數據來源。
同時,隨著不動產統一登記、網簽信息聯網、房貸信息聯網的推進,全國房地產有多少家底,全國究竟有多少房子,多套房的比例有多少,到底有多少房子空置,也將一目了然。
通過住建系統大數據的建設,既吻合了中央新基建的發展導向,也為后續住建部掌握地方樓市交易、精準調控和一城一策等創造了積極的條件。
2、網簽即時備案,住房網簽聯網,開發商或炒房者的炒作游戲玩不轉了。
過去,房價的漲跌、市場的冷熱,由于信息不對稱、網簽滯后、監管不完善等因素,讓部分開發商或媒體有可乘之機,為樓市炒作添油加醋。
畢竟大家看到的表象是千萬豪宅秒光、連夜排隊搖號搶房、百套房源秒售,而實際上到底有沒有日光盤,簽約成功了多少,是否存在雇人排隊、開發商自導自演,不得而知。
一旦購房者簽訂合同后,即時網簽備案,銷售數據將一目了然,住建部門可快速了解市場的真實信息,想制造搶購一空的炒作游戲,或在房價統計上做虛假文章便行不通了。
3、即時備案可減少“一房多賣”鉆空子的行為。長期以來,一房多賣的現象屢禁不絕,背后的原因多是沒有及時進行網簽備案鎖定導致。同時,炒房者試圖搶占房源再以高價賣出購房資格的行為也將迎刃而解。
4、全國一張網后,一個人在全國有多少套房子,在國家眼里是透明的,那么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房產稅的開征又進了一步。
2018年,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就已落地,2019年我國已實現房地產全國聯網,如今已覆蓋到不動產、房貸、網簽多層面,信息技術基本不存在障礙。至于何時開征,還要視樓市與經濟的大環境而定,但購房者要知道,你現在辛苦搶來的房子,就是你未來繳房產稅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