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米。隨著樓房越建越高,打樁的深度也會越大,因為本身樓房的自重會增加,樁的深度也會越深。具體打樁的時候要結合土質的情況,包括含水率以及樓房的上部荷載才能夠決定。并不是說你想要打多少米,就能夠打多少米。有的會打到10層,需要采取其他的方案。
地基一般打多深?
假如是在進行高層建筑的時候,那么它的地基要打在20~30米左右才是最合適的。假如是農村的房子,只有幾層的情況下,那么它的地基要打在土層的兩米之下,并且整體的一個高度是不能低于50厘米的。
地基的設計要根據相對應的圖紙來進行施工。不過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設計,并且要看看整體的地基打的深度夠不夠。也要確保把地基給打穩,這樣子整體的施工才會更加結實。
房子靠得太近地基怎么處理?
1、可以采用樁基礎處理,據了解樁基礎的抗地震性能非常好,承載力也很高,可以解決特殊地基土的承載力,最重要的是其適用于城市改造和人口密集場地,而且施工噪音小,非常適合因為房子靠得太近地基的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打樁時,前后樁最好與隔壁家的對齊,中間部分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施工,在樁上方再做基礎梁,讓整個墻體的重量都放在基礎梁上是非常牢固的。
2、要知道樁基礎的花費是比較高的,對于資金有限的朋友來說,如果房子靠得太近也可以選擇做條形基礎,其具有較大的抗剪、抗彎、抗沖切能力,優勢也是很多的。相對于樁基礎來說就是麻煩一些,得先把靠近鄰家房子的那一側的條形基礎做好,然后才能在上方做挑梁與地梁,這樣鄰近隔壁那一側的墻體就會承載到地梁上。
挖地基需要注意什么?
1、眾所周知,地基是建筑房子的基礎,這在以前蓋個3間瓦房,地基通常都在0.5米以上。除此以外,地基的深度還決定于土地的土質,若是土質松軟,就要相對的挖深一點。而如今很多都是建的2、3層樓房,地基就不可以低于1.5米了,一般情況下是在1.5米~2米。顯然這個還是要按照當地的地質狀況來決定的。
2、還有一點就是要考慮隔壁鄰居的房子結構與地基,要照顧到隔壁的地基,不能有差距過大的情況出現,防止日后會發生沉降,另外就是目前很多新建的房子都是蓋在新填埋的土地上,這種情況務必要將地基墊高一點,做的牢固一點,避免日后發生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