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積。房產證注明的面積為房屋建筑面積,而房屋建筑面積應為套內面積和分攤的共有面積之和。房產證是房屋所有權證明的法律證明文件。有房產證的房屋所有人可以證明其對房屋的所有權,可以自由處置房屋,如出售、抵押或繼承等,并享有相應的權益和義務。同時,房產證也是貸款和房屋交易的必備證件。
買房是按建筑面積還是套內面積?
按建筑面積計算。買房的時候用建筑面積去乘以單價,就可以計算出總金額了。只不過在出售的時候是沒有辦理房產證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按照測繪面積計算,等到房產證辦好以后,才會重新測量面積。如果測量出來的面積比測繪小,那么開發商就需要退一部分錢;如果比之前大,消費者也需要把這部分錢補上。
房屋契稅征收是按建筑面積還是套內面積?
按建筑面積征收。買房契稅是以房產證登記的面積來計算征收的,而房產證注明的面積為房屋建筑面積。根據我國契稅政策相關規定,對于首套房而言,90平方以下契稅是總房價的1%,90平方-144平方是1.5%,144平方以上是3%。
不動產證和房產證的具體區別
房產證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共有權證,是國家依法保護房屋所有權的合法憑證,房屋所有者憑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有住建部負責發放。購房者在拿到房產證之后,意味著對房子取得了所有權,可以依法對該房產進行占有、處分、使用以及收益。
房產證一般包含如下信息:房屋所有權人信息、房屋共有情況、房屋坐落(即房屋所處地段、房屋所在單元、房屋所在樓層)、房屋登記時間、房屋實際性質(比如說究竟是商品房還是商住房還是保障房)、房屋規劃用途、房屋狀況(比如房屋建筑面積)以及土地狀況。
不動產權證則不同,不動產權證是一種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的不允許動的房產權利證明,由國土資源部頒發,被認為是新版房產證。不動產權證包含的內容更加豐富,房產證針對的只是房子的所有權,不動產權房則是針對所有不允許動的房產權利,不僅擁有房子本身的所有權,甚至還包括宅基地等于房子密切掛鉤的不動產權。在具體內容上,不動產證包含不動產登記抵押權、異地登記、查封登記等登記類型,規定了權利人、證件種類、證件號、共有情況、權利人類型、登記原因、使用期限、取得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