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長寧路1600弄的姜女士反映:她出租的房屋內有人在群租,20平米的臥室里竟然可以住9個人,這顯然是群租房。一旦發生火情,后果不堪設想。然而,令姜女士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初租下這套房屋的趙先生竟還要求她為罰金埋單。而這個罰金是趙先生違法群租,城管上門處罰的罰金。城管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再向屬地周家橋街道的相關領導請示,后續盡量申請多部門聯合執法,來對付這個頑固的群租亂象。
那么,這里就涉及到一個概念:群租房。那么,到底什么是群租房?有什么危害呢?
群租房是指一套房屋被多個租戶共同居住,通常是因為租金便宜,或是房屋面積小,無法滿足單個家庭的需求。然而,群租房也存在很多危害和風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隱患大
群租房的住戶數量較多,通常會超出房屋的承載能力,從而增加了火災、煤氣泄漏等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此外,群租房內部結構復雜,通常是由業主自己改造而成,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比如電線亂拉、水管漏水、房間無窗等問題。
2、衛生條件差
由于住戶數量眾多,衛生條件很難得到保障。群租房內一般只有一個衛生間和一個廚房,但是衛生間和廚房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很容易造成衛生條件惡劣,甚至引發傳染病。
3、社會秩序不穩定
群租房通常聚集了一些低收入人群,他們的社會地位較低,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容易被社會上的不良分子利用,從而引起社會秩序混亂。
4、法律監管不力
群租房通常是由業主私自改造而成,與法律規定的房屋安全標準相差甚遠。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業主通常可以逃避責任,讓租戶承擔房屋安全風險。(不過,本文開頭的案例,卻是二房東,也就是二房東租下業主的房子后私自改造成群租房對外出租)。
5、影響居住品質
群租房內住戶數量眾多,通常會產生噪音、異味等問題,影響居住品質。此外,由于缺乏隱私,住戶之間很難相處融洽,從而導致社交不良。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群租房的管理和監管:
1、完善法律法規
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群租房的監管,制定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對業主(或二房東)私自改造房屋、收取高額租金、違反衛生標準等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2、加強日常管理
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對群租房進行定期檢查和管理,加強對房屋安全、衛生條件等方面的監督,確保住戶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3、提高住房保障
相關部門可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住房選擇,減少他們對群租房的需求,從而降低群租房數量和規模。
4、加強宣傳教育
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加強群租房管理的宣傳教育,提高住戶的安全意識和衛生意識,讓他們認識到群租房存在的危害和風險。
總而言之,群租房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住戶的生活質量和健康安全,加強群租房的管理和監管,是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也是保障住戶權益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