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權不同:大產權房由國家發的產權證,小產權房是由鄉鎮政府發的產權證書,而非國家。
2、交易不同:所買的房再次轉讓時如果不交付土地出讓金,那么為大產權房。如果仍然需要補繳土地出讓金,那么為小產權房。
3、對象不同:小產權房的建設用地一般是歸集體所有,并且這類房產只能由這個鄉的村民購買居住。大產權房的用地是由國家劃撥或者轉讓的,銷售對象可以是任何人。
大產權房和小產權房如何區分?
從房產證的角度,只要有縣(區)級房屋主管部門下發的房產證就是大產權,如果是鄉政府或村委會頒發,那就是小產權。不過,有的地方是房產證、土地證合一的,但事實上,區分關鍵在于不是有幾個證,而在于房產證是誰發的。
大產權房可以進行抵押貸款,最高為房屋評估價格的七成,至于小產權房,在一般的商業銀行都是無法抵押的,不過有一些鄉鎮信用社和小額貸款公司可能會認可小產權房的抵押。小產權房無法獲得商業銀行抵押認可的最大問題在于,土地是屬于集體所有的,不能上市交易,只能在村集體之內轉讓。
怎樣選購合適的房子?
1、配套設施:沒有必要非豪宅不買。今天的豪宅,十幾年以后,也是老破小,或者老破大,升值回報率還不如普通住宅。房產住宅,雖然沒有電子產品換代頻繁,但基本5年一個臺階。前后兩代住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比如近幾年普遍存在的新風、凈水、被動式、裝配式等建筑和設備。放到十年前,再土豪的宅,也沒有這些裝備。豪宅不可能永遠是豪宅。
2、地段:每一個城市的中心區、成熟區都是很明顯的存在。中心區的核心價值在于各種配套的齊全,無論是教育、醫療、商業、交通、商務等等。距離中心越近的地方,生活越方便。能買中心區,當然選擇中心區。能買二環內,當然二環內。距離中心區越遠,邊際效應越模糊。比如距離10公里和距離12公里的差距不大。這個時候,要看交通。
3、交通:主干道或地鐵旁邊的房子,雖然在空間上可能稍遠一點,但是在時間上,相比交通一般的區域,會近很多,節省時間。具體到石家莊,二環圈起來的地方是核心。當下首選距離二環近的房,如果選購房屋將近三環附近,則主要看交通。沿著主干道和地鐵買房,至少上下班會很方便。區域的發展也會比較快。
4、城市發展方向:相關部門的報告中,經常明確提出,打造某個區域為政務區、商務區、產業園區等等類似的信息。從表面上來看,城市的發展方向是很明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