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的到來,全國各地景區游客“人從眾”,酒店價格上漲引發了廣泛的熱議。8月9日,記者在多個在線預訂平臺調查發現,國慶假期間,一些熱門城市的酒店預訂情況十分火爆,上海、廈門、大理、麗江等多個城市部分經濟型酒店價格上千元,有酒店平時最低200多元的房型,直接漲到1300多元。
記者在多個在線預訂平臺上發現,許多人已經開始為國慶假期規劃自己的行程,其中武漢、西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海口、三亞等地成為最受歡迎的旅游城市。而來自去哪兒的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國慶假期酒店預訂量最高的城市TOP10為北京、杭州、長沙、成都、上海、西安、重慶、深圳、南京和武漢。
而在國慶期間,北京、上海、廈門等地的許多經濟型酒店價格飆升,有的甚至漲到上千元。例如,北京前門附近的一家經濟型酒店,近期大床房價格大約在600元,而到了國慶期間則漲至1031元。另一家位于天壇附近的經濟型酒店也是如此,原本500-600元左右的房型,國慶期間價格直接翻倍至上千元。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上海外灘附近的一家經濟型酒店,以及福建廈門中山路的多家經濟型酒店。有的酒店的價格甚至漲幅達到了五六倍,如云南麗江的一家經濟型連鎖酒店,平時的價格只有100元,到了國慶假期則漲至600元一晚。
事實上,今年以來,酒店行業便迎來了全面的回暖,其中率先復蘇的當屬中高端連鎖酒店,如全季、麗楓、桔子酒店、漢庭、如家等品牌的漲價幅度最為明顯。
然而,這一現象也引發了消費者的熱議。許多人表示理解酒店在旅游高峰期的價格上漲,但也有人認為,部分酒店的漲價幅度過大,顯得過于“狠心”,給旅游者帶來了額外的經濟壓力。
對于這一現象,業內人士表示,旅游業的價格波動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在旅游高峰期,酒店提高價格是正常的市場反應。不過,他們也呼吁酒店企業在提高價格的同時,要保證服務質量,以獲取消費者的認可和長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