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層高度是指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 可理解為: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樓梯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凈高=層高-樓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凈高。
什么是層高?怎么計算?
層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層”為單位計量,每一層的高度國家在設計上有要求,這個高度就叫層高。它通常包括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之間的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規定,住宅層高宜為2.80米。
住宅的樓層凈高,指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 可理解為: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樓層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
凈高=層高-樓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凈高。
有些建筑物無法測量出層高,例如地下室的入口處、窯洞等建筑物就測不出層高。為保證人最基本的活動空間,建筑物空間的高度應使用樓層凈高這一標準取代層高標準。
層高與凈高的關系:
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凈高=層高—樓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凈高。
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主編的《健康住宅建設技術要點》指出,居室凈高不應低于2.5米;建設部主編的《住宅建筑模數協調標準》中,規定了層高優先尺寸系列宜為2.0~3.0米;《住宅設計規范》規定:普通住宅層高宜為2.80米。臥室、 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10米,局部凈高不應低于2.10米,利用坡屋頂內空間做臥室、起居室(廳)時,其1/2面積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 2.10米。之所以把住宅層高控制在2.80米以下,其目的“不僅是控制投資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住宅節地、節能、節材、節約資源”(摘自《住宅設計規范》條文說明)。
另外,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面積計算與房屋權屬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計算建筑面積的房屋,層高(高度)均應在2.20米以上(含2.20米)。因此,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應對房屋層高或凈高做出約定,如合同約定“層高”,指的就是圖紙上的結構標高(指結構設計圖中的所標注的標高),是“凈高+樓板厚度”。
哪些樓層最好不要選?
1、頂層
購買過房子的人都知道,頂樓相對來說價格會便宜一點,而且還會送閣樓。但是,頂層存在問題還是比較多,特別是到下天住的話,室內的溫度就會比較高,而且還容易出現漏水現象,這樣維修費用也是更多的。
2、底層
底層環境會差一些,而且還比較潮濕,光線也不好,而且來回走動的人也是比較多,特別對于一些私密性比較差,可以說住起來也是不安全,特別是南風天氣,室內都是那種濕噠噠的,也是容易產生一些細菌病毒。
3、避難層的下一層
這種樓層是在高層建筑中,主要是用于避難的樓層,可以說樓層不要買,這個樓層平時都是屬于一個狀態,所以開發商會也是會挪作他用,這時也是會影響到用戶居住,在買房時,要問清楚樓層的規劃才行。
4、設備層或其下一層
設備層也不要買,因為這個樓層的需要放排水跟電氣等設備,當這些機械在操作時就是會產生一些噪音,這樣也是對用戶居住愛到影響的,還會帶來輻射。而且設備層的下層也不能購買,應該要遠離設備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