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目前仍是大部分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居民出資比例很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曾表示,老舊小區改造將按照“‘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引領、各方支持’的方式統籌推進,采取‘居民出一點、社會支持一點、財政補助一點’等多渠道籌集改造資金。”
居民需要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哪些內容上出資?
居民是老舊小區改造最大受益者,根據改造內容實施情況,居民相應的需承擔一部分費用。如基礎類改造中的外套式抗震加固,面積增加部分改造費用需由居民承擔;節能改造更換門窗居民如希望更換高標準門窗則需承擔部分差價;廚衛上下水管線更新改造,如居民所希望的裝修恢復標準超過政府支持標準,則需自行承擔費用。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內容應在征求居民意見基礎上,由居民、產權單位、社會資本共同承擔改造費用,政府對部分改造內容給予獎勵支持。
老舊小區標準年限
老舊小區應為城市、縣城(城關鎮)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后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已納入城鎮棚戶區改造計劃、擬通過拆除新建(改建、擴建、翻建)實施改造的棚戶區(居民住房),以及以居民自建住房為主的區域和城中村等,不屬于老舊小區范疇。
如果是有質量的房子馬上會拆,或者規劃用地也會進行拆遷,但具體年限是不確定的,一般要根據政策要求來決定。
同時,按照相關規定拆除老舊小區,一般會選擇建筑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的來進行拆除,或是拆除已到達使用年限、已成為危房以及須鏟除重新規劃的區域。而在拆遷老舊小區賠償方面,各地標準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在同一路段的房屋,也會因為拆遷時間不同,賠償的標準也會有所差異。
另外,拆遷與房屋時間長短沒有直接關系。老舊小區房的拆遷大多數是與拆遷、產權使用年限有關,要看市政規劃,不規劃的話房齡再長也不會拆。
老舊小區改造包括什么?
1、公共設施
老舊小區包含里面公共設施,就是居住在小區里面都會使用到的東西,但是這些公共設施由于時間比較長而且還長期處于使用狀態,多多少少也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這個都是為了安全著想,改造老舊小區公共設施主要包含有完善消防水源與消防設施等,實施對電氣改造,而還要對燃氣有一個規范安置,并且還需要改造消防通道和電梯等設施。
2、環境改造
大家居住在小區里面時,大多數都會對小區里面環境都有一定要求,很多老舊小區環境方面都沒有達到居民想要的要求,所以針對老舊小區環境改造也比較注重這也是為了提高小區綠化水平,能夠使小區看起來更加干凈整潔,然而地面破損一個修補工作和打掃衛生,清理掉小區違章建設設備,恢復小區綠化帶,提高綠化率。
3、房子室內改造
老舊小區它的使用年限也比較長久,所以有不少老舊小區都存在房屋設施效果不好問題,比如供暖設施沒有達到居民想要的效果,還有就是老舊暖氣片外觀也比較難看,所以就會把其改造成兩塊板磚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