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時代,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工業的深入發展,企業面對各種挑戰時往往需要創新思維和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近日在第17屆中國品牌節上的精彩演講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生動的案例:針對極端工作環境下的礦井空調開發過程。
項目起源:一場對話的啟示
格力電器接到的這一任務并非常規的空調開發項目。據董明珠回憶,該項目源于一次與煤炭企業的對話,對方的需求是為深井礦工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面對高溫、潮濕、爆炸危險等苛刻條件,格力一度因技術難度和風險考量猶豫不前。
然而,了解到礦工幾乎在“裸體”的惡劣工作環境下勞作,深深觸動了董明珠。她立即決定不惜成本也要攻克這一技術難題,這種堅定決心正是格力長期以來對工業問題解決的態度的體現。
研發過程:克服重重技術壁壘
格力電器的研發團隊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需要開發一種能在高溫、高濕、高塵、高瓦斯濃度的環境中穩定運行的空調系統。這不僅僅是對材料耐久性、系統穩定性的考驗,更是對公司創新實力和研發精神的挑戰。
投入了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研發資金后,格力的工程師們逐步攻克了防爆、防靜電、防腐蝕等技術難題,最終研發成功了適用于礦井環境的空調系統。盡管初期市場反饋并不樂觀,僅售出20臺,但董明珠和格力團隊堅信這是一次有價值的探索。
成功應用:提升產業環境與安全
2021年8月,格力和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合作的礦用制冷設備研發成功并投入實際使用,這不僅是對格力技術實力的證明,也是對礦工工作環境改善的有力支撐。
被稱為“井下空調”的這一套設備使得采掘頭面普遍降溫超過10攝氏度,減濕超過30%,有效提高了工作環境的舒適度,從而提升了礦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安全性,間接促進了原煤產量的提升。
前景展望:創新引領工業升級
格力電器的這一突破不僅是對其技術實力的一次展現,更是對中國制造業深層次挑戰的一次成功應對。展望未來,此類創新案例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工業升級和工作環境改善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
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格力電器在為企業自身增添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和行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在未來,像格力這樣注重研發和創新的企業無疑將在各自的領域內引領潮流,推動行業不斷前行。
董明珠的這次演講不僅是對格力電器團隊創新與堅持的充分肯定,也為中國品牌的價值和社會責任感提供了鮮活的案例。在當下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格力的礦井空調項目證明了,只有不斷挑戰自我、勇于創新的品牌,才能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同時促進整個社會的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