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不斷追求創新與效率的今天,小米汽車在其技術發布會上展示了一項令人矚目的成果——9100噸一體化壓鑄技術,及其自主研發的環保材料“泰坦合金”。這標志著小米在汽車制造技術上取得了重要進展,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內的競爭地位。
12月28日,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公司創始人雷軍宣布了一項突破性的生產工藝技術——“小米超級大壓鑄技術”,并首度對外公布了這一技術的細節。小米汽車采用了自主設計的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群系統,這在國內外同行業中都是屬于先進水平。
比較而言,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其上海工廠使用的是6000噸壓鑄機,而其最新建成的工廠則配備了9000噸壓鑄機。小米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不僅在壓制力度上實現了微弱的領先,更是在技術方面追求“萬無一失”。為此,小米還特別定制了三套壓鑄方案以確保生產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包括“大壓鑄 A 組”、“大壓鑄 B 組“和”傳統沖壓方案”。
在材料科學方面,小米亦有所建樹。雷軍在會上介紹了小米自研的“泰坦合金”,這是一種高強度、高韌性的免熱處理環保壓鑄材料。這種合金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含有30%的循環鋁,不僅有利于環境保護,也體現了小米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小米宣稱,目前它是國內唯一擁有量產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車廠商,這無疑增強了其在材料創新方面的競爭優勢。
在實際應用上,“泰坦合金”已被運用于小米SU7車型的“72合一”一體化壓鑄后地板中。這一設計使得與傳統壓鑄技術相比,焊接點大幅減少了840處,車內噪音降低了2dB,整體重量降低了17%。更為關鍵的是,這種一體化壓鑄技術賦予了車輛更長的使用壽命——超過200萬公里,并且極大地提高了車輛的防撞能力。
小米汽車此次技術發布會展示出其在汽車制造領域的深厚實力。通過超級大壓鑄技術與泰坦合金的創新運用,小米不僅優化了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而且體現了對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承諾。隨著小米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的汽車市場將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