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預制菜憑借方便快捷的特點,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預制菜產業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為此,市場監管總局聯合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簡稱《通知》),標志著國家層面首次明確了預制菜的范圍,對其標準體系建設、食品安全監管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預制菜界定與監管
根據《通知》的明確,預制菜是指以食用農產品等為原料,經過工業化預加工,需要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這一定義首次在國家層面對預制菜進行了明確和規范,排除了中央廚房制作菜肴、未經烹制的凈菜類食品以及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等主食類產品。
《通知》的出臺,意味著預制菜作為一個獨立的食品類別,將接受更為嚴格和細致的食品安全監管。此舉不僅有助于規范預制菜市場,保障消費者權益,也為預制菜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推進標準體系建設
《通知》強調了推進預制菜標準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國家將研究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針對原輔料、預加工工藝、貯運銷售要求、食用方式等方面制定明確規范。這些標準旨在從源頭上保障預制菜的食品安全,指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把控食品質量,確保消費者能夠吃到安全、健康的預制菜產品。
加大監督抽檢力度
《通知》還提出將加大預制菜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這表明監管部門將采取更為有力的措施,確保市場上銷售的預制菜產品符合國家標準,避免劣質產品流入市場,危害消費者健康。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通知》不僅著眼于當前的監管和標準建設,也提出了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通過明示預制菜的使用,提高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產業升級。同時,鼓勵餐飲企業和食品生產企業加強合作,共同研發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高品質預制菜產品,促進產業鏈整體協同發展。
預制菜作為新興的食品類別,其市場潛力巨大,但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通知》的出臺,為預制菜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強有力的保障。未來,隨著標準體系的完善和監管的加強,預制菜產業有望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推動餐飲行業升級與創新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