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浪潮下,如何培育產業所亟需的“未來數字工匠”,群核科技(酷家樂)以一場跨越八年的產教融合實踐給出了答案。2025年4月16日,酷家樂聯合杭州市建設職業學校、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啟動中國特色學徒制“數智空間設計”中高職一體化教學改革實驗班,打造“虛擬仿真實訓設計、企業認證、真實項目實戰”的進階式培養路徑,真正實現“畢業即上崗、上崗即勝任”。這不僅標志著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的深度進化,更開創了"行業定義職教標準、技術重構培養體系"的創新范式。
現場三方簽約合影,圖片由杭州市建設職業學校提供
從工具賦能到生態共建,酷家樂跑出產教融合加速度
自2017年酷家樂成立校園事業部以來,以“技術賦能者”與“教育生態共建者”的雙重角色,與全球3000余所高校展開教學改革、數字化人才培育體系、人才評價標準等方向的合作。不同于傳統企業合作的淺層資源對接,酷家樂率先將AI智能設計、云端協作、BIM參數化設計等核心技術引入課堂,開發出覆蓋從設計出圖,對接生產到施工對接的全鏈路數字化課程體系,實現教學場景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幫助學生縮短就業后的適應期。
“產教融合不能止于實習基地掛牌或者軟件采購。”群核科技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閆鳳博說道,“我們通過聯合行業企業和教育院校,三方共同制定人才標準和崗位能力框架,通過‘行業定標、校企共育、精準輸送’全鏈條協作,來實現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高效匹配。這種深度協同機制,為此次中高職一體化改革積淀了堅實的產教資源基礎。”
此次三方聯合成立的中高職一體化教學改革實驗班,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亮點,進一步整合學校與企業資源,聚焦“課程體系重構、教學模式創新、評價機制改革”三大核心任務,圍繞中高培養通道,構建了分階段的培養路徑:中職階段以虛擬仿真實訓為主,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技能;高職階段進入企業認證中心,通過真實項目實戰實現技能躍遷。
實驗班課程由學校導師構建從基礎、專業到拓展的技能圖譜,企業導師植入真實項目標準,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動態同步,打破了傳統中高職課程割裂的弊端,通過企業深度介入和漸進式培養,確保學生技能提升的連貫性和實用性,實現從理論學習到產業應用的平滑過渡。
定義行業職教標準,打造數字人才認證新閉環
根據合作規劃,三方將依托酷家樂在全國智能家居產教融合共同體的資源優勢,籌建“數智空間設計產業學院”,實行“校企院”聯席會制度。作為一種全新嘗試,由企業提供技術平臺與認證標準,高校統籌課程研發與師資培養,中職學校負責基礎技能教學,政府及行業協會提供政策與實踐資源,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教融合閉環。
“如何讓中職學生既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又具備對接前沿技術的能力,是我們面臨的核心課題。”杭州市建設職業學校書記、校長陸斌表示,此次三方合作,正是對這一課題的精準回應。通過“中高職一體化+中國特色學徒制”雙輪驅動,我們將在數智空間設計領域,構建“中職筑基、高職深化、企業賦能”的全新培養鏈條,為杭州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輸送兼具技術實力與創新思維的復合型人才。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王衛標談到,“本次簽約共建,是三方的優勢互補,以數字空間技術為核心,創新構建特色培養體系,讓學生從學校到崗位無縫銜接最新技術標準,實現‘所學即所用、畢業即上崗’。”
現場合影留念,圖片由杭州市建設職業學校提供
從浙江經驗到全國范式,構建職教改革共同體
“杭州正在全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而職業教育是支撐產業升級和支撐產業發展的一個人才蓄水池。今天的簽約,不僅對接了群核科技在空間領域的領先技術,更瞄準了鄉村振興和智能制造的國家戰略需求。”杭州市教育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金偉杰說道,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模式打破了學段的壁壘,校企雙導師制度讓企業真實走進了課堂,這種企業出標準、學校育人才、行業定方向的模式,真正實現了教育鏈與產業鏈的無縫銜接。
圖片由杭州市建設職業學校提供
在此次三方合作中,酷家樂的核心突破在于主導構建了"行業認證引領人才培養"的職教新生態。將最新技術標準和崗位要求轉化為認證體系,學生通過企業認證即可獲得政府背書、行業認可的“數字通行證”,實現“所學即所用、畢業即上崗”的產教無縫銜接。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起,酷家樂便開始針對平臺學生用戶,專門搭建了在線認證體系, 已有超過53萬學生獲得證書,2024年酷家樂的認證體系更是被納入杭州人社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目錄。
從工具賦能到生態重構,從杭州試點到全國輻射,酷家樂用八年時間走出了一條"技術型企業驅動產教融合"的特色路徑。閆鳳博表示,隨著實驗班的落地,我們三方也將持續探索‘崗課賽證’融合育人新路徑,將“浙江經驗”升維為可復制、可推廣的職教改革新范式,推動"浙江經驗"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