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層越高公攤越大。因為一棟住宅樓的公攤面積主要包括公共門廳和過道走廊、電梯井、管道井、共用墻體、樓梯間、設備間(水電表及其管道、電線)等,當樓層越高時,這些公共空間的面積也會增加,所以樓層越高,公攤面積越大。
房子越大公攤就越大嗎?
是這樣的,房子越大公攤就越大。對于同一棟的同一層住宅而言,公攤系數雖然是相同的,但是公攤面積并不一定相等,一套房子的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公攤系數,如果公攤系數相同的話,那么套內面積越大的,公攤面積也就越大。因此可以認證,房子越大公攤面積越大。
公攤面積計算公式:
1、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套內面積;
2、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3、公攤系數=建筑總公攤面積/總套內建筑面積;
4、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公攤面積分攤的基本原則:
在買房過程中,最不好掌握的就是公攤面積,因此,首先得了解公攤面積分攤的基本原則:
1、商品房公用建筑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每套商品房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按其套內建筑面積占該幢樓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比例確定。
2、為整幢商品房服務的公用建筑面積,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局部范圍服務的公用建筑面積,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多次分攤公用建筑面積的,分別計算分攤系數。各套商品房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為各次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之各。
3、公用建筑面積分攤后,不劃分各套商品房攤得建筑面積的具體部位,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變原設計的使用功能。
“公攤面積”的合理范圍:
目前國家沒有明確的規定公攤面積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范圍內,但一些業內人士摸索出了一些規律,不能作為標準,只能說是經驗之談:
聯排、疊加別墅公攤面積一般為1%—8%
7層以下多層住宅公攤面積一般為7%—12%
7至11層住宅公攤面積一般為10%—16%
12至18層住宅公攤面積一般為14%—20%
18至33層住宅公攤面積一般為16%—24%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數據既無法律約束,也無具體規定,只是早年的數據規律總結。現有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對公攤系數設定上限,公攤面積均根據開發商實際樓盤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