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法: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土地成本積算法,另一部分是房屋重置成本法,最后兩者相加得出房屋總價。
2、剩余法:因為總價等于土地價值加房產價值,所以只要知道其中一項的價值,就能推算出另一項。
3、收益法:一般是根據收益來推算該房產的價值,計算公式為:房地產純收益/收益還原利率。
4、市場比較法:將需要評估的房產,與已經成交或評估過的同類產品進行比較,得出房產的實際價值。
5、假設開發法:對正在開發或者還未開發的項目進行測算,然后在減掉剩余開發項目的價值,最后得出的即是房地產的價值。
6、基準地價法:通常是參照已有的同類基準的土地價值進行調整,根據區域及個別因素得出土地使用權價值。
房屋價值是如何評估的?
影響房屋評估價的因素有區域因素和房屋本身的因素。區域因素主要包括地段等級、交通條件、小區環境、配套設施、未來發展前景及環境污染等。其中地段等級是影響房屋價格的重要因素,而小區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居住品質,也直接關系房價高低。
房屋因素主要包括房屋的新舊、樓高低、朝向好壞、戶型格局、裝修好壞、燃氣狀況、物業類型、通風采光、景觀等,都會對房屋的評估價造成影響。
房屋利用率越大,價錢越高。(計算方法:房本測繪頁中公攤系數,公攤系數越小,房屋利用率越大)年代越新,房價越高(年代新,房屋折舊率低,貸款相對多)。此外,房屋的面積、戶型、裝修、物業等都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影響房屋的評估值的高低。
房屋價值評估是高好還是低好?
1、二手房稅費。房屋評估價影響貸款的額度和稅費的多少。一些城市繳納的交易稅費如增值稅、契稅等,都是在評估價的基礎上,乘以對應的比例。簡單的說,評估價越高,繳納的稅費也越多。評估價低,意味著繳納的稅費少。
2、二手房貸款額度。由于二手房首付款=實際成交價-貸款額度,貸款額度=評估價×(1-首付比例),因此,二手房的評估價格越高,貸款的額度也就越大,實際支付的首付款就可以少一點。評估價低,貸款的額度小,首付款方面,需要多掏點現金。